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文联 > 文章详情

有限的生命 无限的表达——评舞剧《蓝色裙摆》▸上海之春◂

转自:上海文联 2023-03-30 22:38:19

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参演剧目舞剧《蓝色裙摆》于3月20日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

“红色谍战剧”和“蓝色裙摆”,两个表面看似不相关的主题,在舞剧《蓝色裙摆》演出近于尾声时揭晓了答案。原来是剧中代号为“蓝色裙摆”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在敌方层层围追堵截中,终将密码本藏于其裙摆中交给战友而成功传递了信息,她以自我的牺牲挽救了千万革命志士的生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革命胜利作出贡献。

如果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塑造成熟、刚毅,周旋于敌我之间传递秘密情报的“李侠”而首开谍战舞剧之风,那么《蓝色裙摆》这一同为谍战题材的舞剧则如其剧名一般充满诗意、唯美、神秘的女性气质。帷幕拉开,序幕场景在一片高高垂下、微微飘动的蓝色纱幕下展开,伴随纱幕舞动的是一个超然具体身份的女性形象,该段舞蹈以中国古典舞为主体,融入了现代动作元素和编舞技法,一方面营造了富有流动性和生生不息之感的大海的情境与意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舞者柔美中略带坚毅的气质。而这一形象所代表的就是本剧的主人公——代号为“蓝色裙摆”的“钟珊”。这段舞之序虽然没有具体事象的言说,但从中可以捕捉到舞剧所要表现的情境与人物双重意象,通过布景与舞蹈的相互衬托,将主人公的精神品格与故事发生的情境大海完美契合一体,可谓一语双关的艺术点睛之笔。

接下来的四幕是具体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为描写特工在敌方监控下从事秘密情报活动的谍战剧,可想而知其情节必然是错综复杂且悬疑惊险的,其舞台表现必然充满着追捕与反追捕的外在戏剧行动,以及猜疑、推理、解密等丰富的内在心理活动,也可以称之为内在戏剧行动。强烈的外在与内在戏剧行动恰恰是戏剧性的重要构成,也恰好可以发挥舞蹈以可视化的舞蹈动作诠释人物行动与心理的功能,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当然,与影视相比,舞剧时间容量有限以及无法言说的特点使其尽可能需要简要叙事,因此,舞剧《蓝色裙摆》提炼出了五位主要角色,以女主角为核心延伸出与之并肩战斗的“恋人”“服务生”和作为其对立面的一男一女两位“追捕者”。正反两方围绕着“传递与截获密码”这一集中的戏剧线索,展开一幕幕斗智斗勇的场景。其间,为了增强戏剧张力与悬疑色彩,出现了反面人物身份的反转——男追捕者其实是“谍中谍”,剧情设置充分考虑了戏剧“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审美属性和观众的戏剧体验。

丰富的戏剧行动为和强烈的戏剧色彩为编舞提供了空间,舞蹈编排可以按照剧本原有的样子以自然主义的方式呈现,但这将一定程度上消解舞蹈性,也就是舞蹈动作思维的特性。舞蹈语言作为肢体语言的一种,首先不同于以叙述、说明为主要功能的文字语言,其次也并不以具象直观的摹拟为主要特点,而是以抽象化、意象性的肢体动作显现事物的本质方能彰显其内在艺术规定性。舞剧《蓝色裙摆》中的编舞没有全然陷入“以舞蹈讲故事”的图解式思路,总体来看舞段丰富且舞蹈性较强,试图将故事情节化在艺术的舞动之中,或者说以有意蕴的舞蹈动作暗示出一定的情节,创作了一些颇具舞蹈“智慧”的编排。比如,对接密码舞段,主要通过群舞中手臂动作异同的对应组合,形象而又直观地表明复杂情势中通过暗号对接的过程。再比如,破译密码舞段,将抽象的数字与破译的心理活动具像化,在舞台上让主人公置身于一个个舞动的数字中,从而把难以用动作“讲述”的破译情节演绎为趣意盎然的舞台形象。可见,编导在如何将戏剧行动更多地舞蹈化方面做了不少思考。但是从情节清晰连贯以及人物个性鲜明的戏剧要求来看,该剧注重舞蹈性的同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几处:其一是需要使情节脉络的展现更加有机和清晰;其二是女主角的人物形象需要更加立体丰满,她表面上是影星名媛、实际上是红色特工的双重身份特征需要外在动态形象强烈的对比。此外,剧中舞段多注重外在行动描绘,而对人物内心情感挖掘略显薄弱。

舞剧《蓝色裙摆》的舞美布景超乎意外的简洁,强调象征性的写意表达,一个吊灯即可代表豪华游轮的船舱内景,一张可移动的桌子就可成为各色人物周旋的天地,而四扇移动门板则在自由的空间切割中实现不同场景的营造与转换。正如该剧艺术总监、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斌介绍:“在舞台视觉的设计上,《蓝色裙摆》的舞台空间以女主的意识世界为视角,注重留白与写意;在舞台布景中突出甲板或地板的元素,同时也利用更具表现性的多媒体设计提供场景氛围转换与情绪的外化。”布景的简化更加衬托出富有内涵的灯光的设计和恰如其氛的音乐效果,两者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结尾,主人公钟珊完成任务后跳入大海,场景再次回到序幕的那一片蓝。一反很多革命舞剧结尾在情感表达上浓墨重彩的烘托与渲染,《蓝色裙摆》对主人公牺牲情节的处理是诗意和淡然的,具有别具一格的美感。她平静地走进了象征海洋的蓝色纱幕背后,将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海洋融为一体。此刻的宁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符合人物个性的那种柔而不屈、强而不刚的深沉力量,如大海般涌动恒在。这种女性特有的韧性,或许也正是该剧编导刘岩自身品格的投射。

(作者张莉,上海市舞蹈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