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这不是一堂美术课,孩子们却拿起了画笔……

转自:第一教育 2021-09-25 22:00:27

还记得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E. O. Plauen)创作的《父与子》吗?由一幅幅连环画构成的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个经典母题有了当代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严文华带领团队走入上海市某中学,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绘制心目中的“父与子”。在连续开展的三次工作坊中,图画的主题依次是“画出你自己和家长/孩子”、“家庭动态图”和“和家人在一起做事”,亲子合力共完成67幅图画,真实地记录了家长和孩子眼中的世界分别是怎样的。

通过三次活动,达到了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图画让孩子看到家长眼中的自己、让家长看到孩子眼中的自己,增强彼此的现实检测能力;二是通过图画展开的对话,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了解;三是通过图画、对话、反省和行动演出,促进健康、有效沟通方式的萌生。参与者在活动中相互配合,看到了彼此不一样的形象和行为,了解了对方更多的想法,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欣赏那些表达出来的爱。不少家长和孩子都有明显的行为上的改变:开始学会倾听;开始学习安静;开始学习在团体活动中尊重他人;愿意更投入地完成一项活动;更有耐心;现实检测能力有所增强;更有时间规则感;在群体中看到别人有不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严文华老师介绍,工作坊的活动有一个心理学名称——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即创作者以绘画、音乐、舞动、沙盘、心理剧、写作等艺术形式作为媒介,完成对自己内在情绪及矛盾的表达与外化,从而帮助个体探索内心,实现情绪调节、自我疗愈和成长的目的。

一堂“非传统”美术课

“如果你有足够的自由,能够成为大自然万事万物当中的一种事物,你愿意成为哪一种事物?对这个命题,你会画出怎样一幅图画?”面对严文华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其中,一位14岁的初三女生为自己的作品起名“壁炉”,还编写了以下故事:

这是一只在老房子里的壁炉。老房子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这只壁炉在一楼的书房里,左边画的就是书架。只有冬季才会使用。它最喜欢的三件事情:一是有人住在这座房子里;二是有人经常燃起壁炉;三是有人坐在壁炉旁,并且会经常说说话。如果壁炉也有一生的话,它是从房屋建好时就诞生了,历经了很多任主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个主人的小女儿,从小就喜欢在壁炉边玩耍,在壁炉不生火时,还会爬到壁炉里去玩,甚至试图钻进烟囱里,弄得一身灰,被妈妈说。后来她长大出嫁了,这家主人也跟着她走了。现任的主人是一位20岁左右的英国小伙,常在家里办公,所以经常坐在壁炉旁。有一只黑色、灰白纹的猫陪伴着他和壁炉。猫常常跳到壁炉上趴着取暖,壁炉很喜欢它趴在那儿,因为猫软乎乎、毛茸茸的,壁炉很喜欢这种感觉。

在图画的下方,严文华老师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为一个14岁的女孩,希望成为一个拥有两百年历史的壁炉,从这个愿望中可以看到她有着比同龄人更成熟的一种心态,甚至带着一种沧桑。这可能和她自身的阅历比较丰富、比较愿意思索人生有关。这有可能会沉淀为她的气质,但也有可能会让她与同龄人相处时有些隔阂,因为很多青少年不具备也不理解这种历史感。

壁炉的愿望就是作画者的愿望。壁炉拥有的安详而平和,就是她想要的。而且壁炉可以一直很舒适地待在那儿,和她目前忙碌的毕业生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个意义上,反映出她目前感受到的压力比较大。

另外,壁炉作为房屋的一个部分,它更多是安静地待在那儿,见证着房屋主人们的生活和变迁,这反映出作画者的一种世界观:观察世界比参与其中更有意思。这个定位将来会影响到她对专业的选择、职业的选择,甚至影响到她自己组建的家庭。

“如果你有足够的自由和能力,穿越到任何时间和空间,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一个人,你会穿越到哪里?成为谁?”

图片为一个初中女生想象自己穿越成为秦始皇

“如果你能够成为一种动物,你愿意成为哪一种动物?”

图片为一个学生想象自己成为沙漠中的一只蝎子

……

随着一个又一个主题的抛出,学生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画纸上天马行空。和从小到大上的美术课不同,这节“图画课”没有对技能的规范,更没有对审美的评价,如果缺少绘画功底,那么就用线条和色块来表达吧;使用的材料不限定,彩铅、水粉、水彩笔、油画棒一应俱全,任意挑选搭配,不愿意作画的甚至可以试试看用橡皮泥捏一个造型……

“传统的美术课偏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教师会给学生的作品打分,而表达性艺术治疗不讲技巧,也不会使用‘好不好’、‘像不像’之类的评价,我们为学生提供安全接纳的环境,对任何表达都欢迎。”

完成创作之后,严文华老师会邀请学生们交流“读后感”,或两两配对,或围成一个圈,先请其他同学各抒己见,这幅作品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产生了哪些联想?再由创作者亲自“揭秘”作品的涵义。

“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被彻底打开了。这也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另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关系,包括学校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和学生的关系。艺术+关系,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严老师解释说。

图画不会撒谎

以上绘画作品均收录于严文华近年来出版的新书《透过图画看中学生心理》中,真实记录了其通过“心理图画活动”,对某中学存在行为问题和学习障碍的学生及背后家庭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

“你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但你的图画不会撒谎。艺术可以承载非常多的情绪的部分,在这方面,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天然优势,所有群体都适用。”

严文华老师介绍,早在上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表达性艺术治疗就被零散地探索,到二战前后开始在英国和美国得到正规化的实践与应用。发展到今天,表达性艺术治疗已经走出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在学校、社区、监狱或社会公共危机等场合发挥更广泛的作用,虽然名字里有“治疗”二字,但是对象并不局限于心理异常群体,无论是孩子、成年人还是老人,不同年龄阶段和生活境遇的人群都可以在创作中收获感悟和力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目前,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部分大学已经开设了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专门学位,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从事的相关工作,将作为学校正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严文华老师看来,和讲道理等语言指令相比,以绘画为代表的艺术方式通过具身体验,开启了感官、认知、情感相协调的学习模式。其中,位于最底层的动觉和感觉,在用手拿起画笔的一刻就已经触发;第二层调动的是知觉和情感,“请你在画笔中挑选一支最喜欢的颜色”,个人喜好会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呈现;第三层是认知和象征层面,比如,学生阐释自己的作品,“图画里的圆形代表圆满,期待我今天有个好心情”;第四层是创造性,自由的创作将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

“表达性艺术治疗不是画完就结束了,还要对图画进行解读,其中的核心是启动了投射机制,‘花儿在冲着我笑,天上的太阳笑眯眯的’,当内在的开心投射到外在事物上,绘画的过程即是把内在的情绪感受甚至矛盾冲突投射到画纸上。”

《透过图画看中学生心理》 作者:严文华

树可以是绿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出台新规,考虑把体育和艺术纳入中考,有人担心,这些原本的“副课”会成为学生们又一个“内卷”的“战场”。对此,严文华老师建议家长不妨放下功利看待艺术,把它当成一个人底色的部分。

“工作坊中时常有学生抱怨自己没学过画、不会画画,这是个蛮大的群体,实际上他们不是真的不会画,而是不会按照教师给的框框画,技能有时候是束缚,老师教了必须这么画。这些被贴了禁令的孩子,又给自己套上禀赋不足的标签,其实被束缚的是创造力。”

对此,严文华老师表示,虽然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一门专业学科,需要带教者受过严格的训练,但是其中的不少理念却是家长日常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借鉴使用的。

“艺术本身具有疗愈的功能,但是需要环境的支持,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孩子画画的时候,家长不应该武断地评价,怎么这么难看!擦掉,重新画!期待更多家长可以懂得表达性艺术治疗背后接纳、开放、尊重的理念。”在严文华老师的眼里,树可以是绿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谁说不可能呢?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鼓励孩子每天画一画,但内容一定要遵从内心当时当刻的感受,扔掉临摹的脚手架。”严文华建议。

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引入表达性艺术治疗课程已经有六年,目前对研究生开放,且被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相关人才走进学校,把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下一个突破口!

* 文章中的图画均来自严文华著:《透过图画看中学生心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