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汇“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二批次集中签约正式启动,涉及74户村居民。随着签约率突破70%,这片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土地即将迎来蜕变。在推土机的轰鸣声尚未响起之前,一支名为“微笑照相馆”的志愿团队悄然走进这些老宅,用最简单的设备——一部手机、一台便携打印机,为居民与他们的老屋拍下一张最后的合影。

照片递到居民余国兴手中,他道了声谢,视线却久久没有移开。“我感觉有点留恋。现在拍个照片感觉很好,以后还能多看看。一生的留恋就在这里。”对他而言,这张相纸,是未来通往过往的一张船票。他的妻子费新华在一旁感慨:“这是我们夫妻俩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家,已经住了33年。现在要改造了,心里很激动。”

在这里,拍照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场郑重的告别仪式。志愿者耐心引导着老人们站在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前,镜头里是居民们略显拘谨却真挚的笑容,和他们身后那栋斑驳的“家人”。

每一张合影背后,都是一部用汗水与温情写就的家庭回忆录。老宅不只是一砖一瓦,更是生命的容器,承载着奋斗、亲情与岁月。

孙建章站在那栋建于1985年的楼房前,目光里满是复杂。“我是做泥工的,底层是师兄弟帮忙造的,二、三层都是我一个人砌墙,一个人把砖搬上去的。”回忆往昔,他语气沉重,“当时是天刚亮就开始搬砖了。”妻子王凤芳轻声补充:“苦是苦了一点……两个人怎么造得起这么高的房子,都是大家帮忙的。”这栋楼,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所,更是他们婚姻与奋斗最坚实的见证。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背后是提升区域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宏观目标。然而,在“拆”与“建”之间,最难衡量的,是那份沉甸甸的情感重量。“微笑照相馆”的走入,正是一次珍贵的人文实践。它像一座温柔的桥梁,连接起冷硬的推土机与柔软的人心,以一场庄重的仪式,抚平时代变迁中的个体阵痛。

正如孙建章所说:“肯定要回来看的。这房子是我们用双手做出来的,这里有我们这么多年的珍贵回忆。”

奇妙的是,余国兴和孙建章两家人在未来也将成为邻居,缘分将不断延续。老屋会倒下,但由亲情、奋斗与情感共同编织的生命之网不会散。一张小小的照片,为一段浓墨重彩的历史画上句点,也为绵延不绝的思念,留下最珍贵的凭据。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月薪最高10000元!南桥镇这两家企业多个岗位等你来→
2025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倒计时2天!
奉贤“谷雨田鸢”稻收菜种,乡野休闲四季有景
大会亮点抢先看——“美丽有法 创新有道”化妆品政策法规交流会
一口爆汁,玫瑰清香!奉贤产火龙果甜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