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2200位居民的“幸福密码”!他们这波操作太赞!

转自:徐汇通 2025-11-25 11:21:26

徐汇区长桥街道华东一居委会下辖三个散居小区——华东花苑南苑、海波金桂苑、汇达苑。840户、2200多位居民,是这块治理“责任田”的基本盘。居民区党总支在此深耕多年,把党建引领化作社区运行的“主心骨”,带领党员、社工、物业与居民一道,用“三心”“二意”写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

居民区党总支社工介绍道,所谓的“三心”就是责任心、爱心和耐心,“二意”则是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心”汇聚,织密社区“暖心网”

社区治理最怕“看不见”,华东一居委会社工怀揣着一颗责任心,用脚步丈量民情。通过“四百”大走访(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和网格化管理,居民的烦心事被迅速捕捉、落实到底。

一次突发漏水,居民焦急来电。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查看,随即联动物业协助抢修,再借助“物业+居家养老”平台帮助居民协调相关政策。短短几个小时,一桩可能升级为邻里纠纷的事件就被解决了。

面对高龄、独居老人看病配药难的问题,社工与志愿者化身“配药专员”,往返于医院与老人家中。老人意外摔倒时,居委会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用爱心传递温暖。

社工上门关怀老人

在老旧居住区,“停车难”“路口易擦碰”几乎是通病。居委会没有一锤定音,而是和物业、业委会、居民一遍遍讨论、修改方案。最终,停车秩序在居委会的耐心协调下得以理顺,居民纷纷点赞。在排堵管线、公共设施改造中,他们同样坚持“居民参与”,对施工噪音、管线走向等细节逐一回应,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多方力量共同讨论 

“二意”融合,激发治理“新动能”

这些年,社工们以“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双翼,把服务做得更细,也做得更“聪明”。通过“上海社区云”等数字化平台,社区情况一目了然,居民诉求也能更快流转。居委会还尝试把“物业+居家养老”模式做深做实,让传统物业服务与居家照护衔接得更加自然,从修修补补延伸到生活照料,让居民的获得感变得更实在。

“物业+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多元共治,绘就社区“同心圆”

党总支的统筹协调,是这个社区的“定海神针”。在非机动车停车点改造中,各方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让环境更安全、更便利。在党建引领下,各方共同拿方案、跑现场,最终不仅解决了乱停乱放,还新增了充电桩,安全宣传也同步跟上,居民直呼“这次改得到位”。

改造后的非机动车停车点

华东花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把民主协商和网格化管理作为两条腿一起走,让网格员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贴心人”。无论是急难愁盼,还是生活小事,只要居民开口,总能有人第一时间听见、跟上,让邻里更和睦、环境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记者:沈艺飞

制图:张伊婷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