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教育 > 文章详情

阳光体育 乐动校园 | 从“温柔体育”到“科学野性”,看竹园小学的体育“变形记”

转自:上海教育 2025-11-23 18:28:19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作者:刘文婷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提出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和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二十条”举措,对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进行系统部署。近年来,上海系统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的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积极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并主要在校内完成的要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上海还出台《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课程、赛事、场地、师资、保障等九个方面建立深化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全方位呵护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目前,不少学校在实践中已积累很多好做法。小育开设“阳光体育 乐动校园”专栏,一起来看——

面对校园空间有限、学生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困境,竹园小学通过拓展运动场地、重构体育课堂、赋能体育教学,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体育教育改革之路。

竹园小学体育特色单元——校园定向挑战赛

让每一寸校园都“动”起来

竹园小学张杨校区地处城市人口密集区,学校占地面积小,活动空间更是有限,生均体育活动面积甚至不足2平方米。场地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的最大瓶颈。

“当‘野’成为一种奢望,体魄的野蛮从何谈起?”竹园小学校长娄华英在回顾体育改革初衷时,引用了《新青年》杂志《体育之研究》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箴言。学校的破局,从一场“空间革命”开始。

竹园小学校园里新增的运动空间

教师停车位被果断拆除,改造中庭花园,新增“FUN肆乐跑区”“攀爬综合活动区”等运动场地,引入肋木架、梅花桩、定向运动点签器等设施。地面不够?那就向立体空间要资源——围墙上增设攀岩点,屋顶开辟兼具安全性与挑战性的“勇敢者之路”,走廊布置摸高墙。曾经局促的校园,被打造为“无处不运动”的生态空间。通过立体化改造,学校扩容近500平方米运动场地,生均活动面积提升25%。

竹园小学校园里新增的运动空间

“现在课间十分钟,孩子们都抢着去攀爬区,一串‘小猴子’挂在绳网上的嬉笑声成了校园里最动听的声音。”娄华英笑着说。

为了让学生们“放肆”动起来,学校全力做好安全工作托底,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鼓励体育老师们放下担忧,勇敢带领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学会勇敢、学会挑战自我。

运动空间改造后,张杨校区定向运动社团首次参赛即斩获2024年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赛团体第一名,学生运动热情高涨,体质水平也显著提升。

用游戏点亮体育课堂

空间是载体,课程才是灵魂。课程体系的深度变革,是支撑“两小时”落地的核心。竹园小学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纲要》,构建起覆盖五个年级的“一核三维五目标”体系。

“我们的目标很清晰——乐学、会练、敢赛,让每个孩子真正掌握1-2项运动技能,成为‘脚下有力’的竹园小笋芽。”“慧评健达”体育工作室领衔人倪麟老师介绍,学校构建了“基础课程+特色拓展”双轨模式:即2-5年级每周5节体育课夯实足球等国家课程,另设2节活动课开展定向越野、排球等校本项目。课后服务时段则为一年级增开足球启蒙课,确保“5+2”体育活动要求扎实落地。

面对“每天在校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的要求,竹园小学以“游戏化学习”为引擎,重构体育课堂生态。“传统体育课中学生规则意识薄弱、人际冲突频发是痛点。”倪麟老师举例道,“有的学生不遵守游戏规则,造成游戏中的争执甚至中断游戏,有的学生表现出沟通障碍、负面情绪以及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学校将体育游戏的社交特性——规则自律、角色模拟、团队互动——转化为育人资源,开发出定向运动、攀岩挑战、弄堂游戏等特色单元。

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

例如,一年级“感知相对关系”单元,通过《小小消防员》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攀爬障碍中理解合作与规则;三年级“定向运动”单元,结合校园定向点签器,设计“城市救援队”挑战赛,锻炼体能与团队协作;五年级“弄堂游戏”单元,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每一场游戏都嵌入“心中有爱、脑中有慧、脚下有力、行中有责、眼中有美”的素养目标。学校发挥体育游戏的社交特性,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和竹园小学的育人目标相结合,建设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体育游戏学习空间。“体育游戏情绪观察员”是体育游戏学习空间里设置的一个特殊身份,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担任,每当游戏中出现突发事件,“情绪观察员”就站出来,引导当事人运用正确的交往技巧解决问题。

“以前玩游戏总有人吵架,现在有了‘情绪观察员’,我们知道怎么好好说话了!”一名刚完成“救援任务”的男生擦着汗笑道。当孩子们在互助中完成攀岩任务,在加油声中突破跳绳纪录,协作与沟通已内化为本能。

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

“我们的体育改革,是一场从‘温柔体育’到‘科学野性’的蜕变。”娄华英说,“当学生在攀爬架上勇敢攀登、在定向赛中默契协作、在数据报告中看见成长,我们深知——体育不仅是强健体魄,更是塑造人格的‘拔节生长’。”

数据显示,2023年体质测试中,竹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从2021学年的38%跃升至2023学年的68%,合格率稳定在99%。娄华英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健康学习空间”为支点,以数据驱动为引擎,让每个孩子在挑战与快乐中,成长为“脚下有力、眼中有光”的新时代少年。

编辑:陆沈毓

“在看”和“点赞”点这里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