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7天速改!宝山这场盲道改造太暖了!

转自:上海宝山 2025-11-23 17:35:38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单打独斗效率低、民生痛点响应慢”的难题,宝山区吴淞街道第二综合网格依托网格赋能团开展“护盲计划”,构建起“网格统筹、部门联动、专业支撑”的民生服务闭环。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放在首位。

隐患上报 盲道“误引”藏隐患

11月3日,3号线张华浜站站长和站区支部书记带着一份牵挂来到吴淞街道第二综合网格,依托“地铁网格融合共治工程”平台主动对接,沟通车站1号出入口旁一扇卷帘门,因安检客流对冲、安全管理要求长期封闭,但对应的站外盲道却未同步调整,其延伸路径仍直指向封闭区域,且与周边正常通行的盲道衔接后,极易导致视障乘客误判方向,径直走向封闭卷帘门,存在碰撞、通行受阻的安全风险。

接到反馈后,第二综合网格的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踏勘核实。在现场可见,封闭出入口的盲道与主盲道之间未设置物理隔断,地面也无相关引导标识,视障群体仅凭盲道触感根本无法区分通行方向,隐患情况属实且亟待解决,并达成融合共治合作事项。

网格响应“护盲计划”速启动

群众需求就是行动指令。吴淞街道第二综合网格第一时间联动网格赋能团,赋能团主动扛起责任,牵头成立专项处置小组,快速搭建起“网格统筹、专业支撑、多方联动”的处置框架。

在赋能团的协调下,处置小组迅速明确分工。网格赋能团负责统筹协调区建交委、地铁运营方等相关单位,同步对接区无障碍设施管理规范,确保整改符合标准。网格员持续驻点跟踪现场情况,同时收集通行需求,为整改方案提供依据。区建交委则承担起核心任务,负责盲道改造的施工方案制定及材料调配并做好现场作业的组织实施。

精准处置 “路径重塑”见实效

11月10日,区建交委施工团队带着提前备好的材料进场施工,一项针对性的盲道改造工作有序展开。施工人员首先将封闭出入口对应的误导性盲道区域,全部更换为与周边路面协调的普通防滑道板,从物理层面切断其与主盲道的触感衔接,避免视障乘客误判。

此次盲道隐患处置,从问题上报到整改完成仅用7天时间,得益于网格赋能团的跨部门协调能力,更彰显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的高效性。不仅成功解决了张华浜站盲道不连续问题,保障了视障群体的出行安全,更为辖区无障碍设施的动态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构建更加包容、安全的出行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唐程旖

编辑:孙宇瑶(实习)

资料:吴淞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