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破解非机动车管理难题,兴联公寓楼组骨干“齐出招”

转自:上海静安 2025-11-23 17:32:34

在天目西路街道兴联公寓,非机动车管理一度成为居民心头的“老大难”:外来车辆随意占位充电,挤占居民资源,堵塞消防通道,公共安全隐患重重。面对这一治理困境,兴联公寓的10名楼组骨干挺身而出、主动作为,成为推动社区自治、化解治理难题的中坚力量。

摸底数、寻症结,楼组变身“治理侦探”

面对居民多次反映的非机动车管理难题,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牵头下,楼组骨干们协同业委会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社区“调研”,挨家挨户排摸非机动车实有数量,记录高峰时段停放与充电的潮汐规律,甚至亲自蹲守取证,用手机镜头记录下乱停乱放的场景。

通过深入调查,大家一致认定开放式车棚管理缺失是问题的根源,为后续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精准方向。

聚合力、破难题,多方共筑“充电港湾”

找准问题更要破解难题。楼组骨干们第一时间梳理调研结果与改造建议,与铁路新村居民区党总支沟通对接。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迅速召集兴联公寓业委会、佳具物业、楼组骨干共同商讨非机动车停放点位改造事宜。

同时,楼组骨干们和居委会社工深入楼组,挨家挨户征集改造意见,推动形成改造共识。最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确定将开放式车棚升级为智能门禁管理区,并增设充电设备,实现60辆非机动车同时充电,有效缓解供需矛盾。

盯进度、保质量,施工一线“安全监理”

改造工程启动后,10名楼组骨干轮流值守、全程参与监督,成为施工过程的“守护者”。他们紧盯施工进度与质量,从门禁系统的安装到充电端口的配置,从消防通道的畅通到设施使用的便利性,事无巨细、严格把关。

道闸改造前

道闸改造后

新建的智能车棚配备刷卡门禁,实现“本楼专用”;充电端口布局合理,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切实筑牢了社区安全屏障。

立规矩、促长效,居民共守“邻里公约”

改造完成并非终点,常态长效才是关键。为此,楼内组建起一支由热心居民与物业协同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为楼组安全管理的“常备力量”。骨干成员带头示范,组织轮值巡查,及时劝导不规范行为。

同时,居民通过民主协商,共同制定并执行了《电动车安全停放公约》,以制度凝聚共识,以规范引导行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从精准摸排到协同推进,从全程监督到长效管理,兴联公寓的楼组骨干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区自治的力量,让原本狭小的社区空间,实现了安全与秩序的大提升,为社区治理写下温暖而有力的注脚。

记者:陈洁

编辑:陈攻

资料:天目西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