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傅,最近天冷了,要多穿点衣服,使用煤气也要格外当心。”在普陀区甘泉路街道章家巷小区,物业经理金雁平亲切的问候声,开启了当天对结对老人的日常巡查。正是这次巡查,让金经理发现高龄独居老人高积五家中的电线存在安全隐患,随后便立即安排专业电工上门检修。这份及时的关怀与专业的服务,生动展现了中山物业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的“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 中山物业公司隶属于西部集团,自2023年起创新实践“物业+养老”服务模式,今年更是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以精细化服务和机制化保障,为社区老人筑起一道安心又暖心的晚年生活防线。 构建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 老龄化比例超过52%的章家巷小区,成为中山物业公司推进“物业+养老”工作的重要试点。面对小区内老年群体基数大、服务需求多元的现状,物业公司牵头构建立体化养老服务模式。 物业首先将关注点放在老年人的安全防护上。通过与街道、居委会、第三方机构携手共建“老人摔倒报警平台”,为老人居家安全加上“双保险”。章家巷小区物业经理金雁平介绍:“我们将智慧设备后台设在小区的为老服务中心,形成白天由专人管理、晚上由物业接管的24小时监管机制,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效率。” 物业与特殊高龄独居老人群体开展结对关爱 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物业将温暖融入日常服务的每个细节。针对特殊高龄独居老人群体,物业联合居委会开展结对关爱,量身定制了日常巡更、节日慰问和免费检查水电煤安全等贴心服务。金经理补充说:“我们还建立了规范化服务流程,每天上午定时上门探望独居老人,并通过扫码打卡确保服务落实到位。” 《养老资源地图》 为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模式,物业创新推出《养老资源地图》,精心梳理标注社区周边的医疗、为老服务和助餐点等关键设施信息,为老人打造触手可及的“家门口1公里生活圈”。 深入社区的资源整合之路 在持续推进“物业+养老”模式的过程中,中山物业公司深刻认识到单一企业的力量有限,必须进行服务转型。这一认识促使物业企业转型为“信息纽带”。 作为“养老资源的信息员”,中山物业公司在与宜川一村、社会第三方机构共同发布适老化“银龄”计划项目后,立即着手与宜川路街道展开深入商榷。中山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张臻详细介绍:“我们以骊山网格‘10+X’养老服务套餐为框架,于今年7月制定了物业+养老服务清单,真正实现了‘老人按需点单,物业灵活响应’的创新服务模式。” 物业上门为居民进行家电维修 为了进一步打破物业与养老的服务边界,今年8月,中山物业公司派专人进驻宜川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物业服务和健康养老等相关咨询,实现了服务的无缝对接。 不断延展的“物业+养老”服务触角 在现有物业服务力量的基础上,中山物业公司正汇聚多方力量,从线下到线上多维度推进“物业+养老”的服务延伸。 前期,中山物业公司以辖区内小区的“红色驿站”为核心,开辟温馨空间为老人送去关怀。近期,新长小区与甘泉路街道携手,通过对社区闲置空间的创新利用,建设“家门口的服务站”,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满足社交、休闲等多样化需求。 同时,物业不断丰富面向老年人的服务功能,以各小区管理处为推广窗口,积极向老人宣传公众号的各项服务功能。多维度的“嵌入式”物业服务,让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更加美好。 展望未来,张臻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将持续跟踪试点效果,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推动‘物业+养老’模式的迭代升级。通过各项服务的深度融合,惠及更多社区老人,让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颐养生活既充满温度,更洋溢幸福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