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是居民每天进出的通道,楼道的美观,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最近,江浦路街道多个社区的居民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居住的小区楼道,一夜之间变成了花园长廊,回家的心情都不一样了。
走进江浦路街道张家浜小区22号楼,宛如走进了一个小花园。刚刚改造完成的一楼公共客厅,墙角和立柜上,全都摆满了开着橙色、紫色、红色、粉色花朵的绿植,不管是路过公共客厅准备回家的居民,还是在公共客厅里小聚聊天的居民,都对这些鲜花绿植赞不绝口。


大楼居民彭旭萍告诉记者,以前楼道是比较光秃秃的,没有什么颜色,现在配了一些绿化后,有了很多颜色,有红色,粉色,绿色,缤纷多彩,如果下班回来看到这个环境,也比较舒畅。
记者注意到,原本整洁却单调的公共空间,如今被各色鲜花绿植填满,而且还荣获江浦路街道授予的“生态楼组”称号,楼内居民都感叹,每天回家都成了享受。


而在姚家桥居民区飞虹路1047弄48号楼,这里的楼道绿色生态更是蔚为壮观,8楼这条长约50米的长条形楼道,总共摆了123盆绿植,看起来已经非常大气,没想到7楼的绿植更是茂盛,足足有334盆,远看就像一条生态走廊。居民更是对这些盆栽视如己出,细心呵护,让钢筋水泥的楼道焕发出盎然生机。
住在7楼的龚阿婆告诉记者,她每天都想照顾孩子一样,照顾这些花花草草,现在是越种越漂亮了。住在7楼的秦老伯也表示,看到自己种下去的花,从发芽到开花,非常有成就感。

原来,这场“楼道焕新”行动,源于一群选调生的悉心策划与精心组织。他们深入江浦路街道各社区锻炼期间,敏锐捕捉到居民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通过统筹协调多方力量与资源,将原本平淡的楼道空间转化为绿意萦绕的共享花园。该项目不仅优化了居住环境,更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成为老旧小区微更新的生动实践。

江浦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红兵告诉记者,生态楼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选调生们用心打造生态楼道,让楼道有生命,会呼吸,对基层治理来说,非常有启发,非常有意义。


选调生们以创意与实践相结合,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社区营造项目,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智慧与担当。这种以“小而美”改造促进社区共治共享的模式,也为城市微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