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十一届“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决赛举行。12支队伍依次介绍了参赛项目,并与评委展开互动答辩。最终,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Not 404遗产守护小队”凭借《诉某平台限制账号继承案》获一等奖;“变来变去对不队”、“乱飞就不队”、“一口价拜拜吧队”、“导航无德队”获二等奖,“豆沙包队”等七支队伍获三等奖。

嘉宾为一等奖队伍颁奖
不同于复赛的线上答辩,决赛中,同学们带着参赛项目来到比赛现场,分享了近一年的法律实践收获和感悟。变来变去对不队就某大型超市变更会员规则损害消费者权益提起诉讼,经一审判决,获赔运费损失6元;“观影权益守护联盟”就平台收取服务费未尽合理提示义务,诉某平台电影服务费违法侵权。一审结案后,平台小程序新增了服务费说明,影院修正了“赠小食”为“含小食”。“塑战速决队”就某超市提供伪环保塑料袋提起诉讼,最终以调解结案。对方删除了环保塑料袋的宣传文案,并同意在App上增加是否需要的提醒选项等。同学们在现场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心声:通过个案推动一系列类案的改进和完善。

比赛现场
而有些案件虽已立案,但还将迎接最后的“大考”。“乱飞就不队”就直升机噪音扰民问题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向检察机关提交公益诉讼线索,通过不同的方式推进诉求的解决。“Not 404遗产守护小队”就“自媒体账号作为虚拟财产依法继承”的问题,诉某平台限制账号继承,案件已进入第三轮调解。该案或将成为虚拟财产依法继承的全国首案。“我们希望以这个案件为起点,推动网络虚拟财产继承规则的确立与完善。我们相信这个时代容得下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容得下温情与爱。”队长周雨牧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
本届大赛于2024年11月启动,吸引了43所院校155支队伍的526名学子参加。参赛项目聚焦社会热点与法治前沿问题,选题涵盖绿色法治与ESG治理、数字权益与个人信息保护、消费公平与格式条款规则、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治理、平台责任数字资产保护以及新兴经济与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
随着第十一届大赛落下帷幕,第十二届“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同步启动。“请同学们大胆地去试错,勇于挑战自我。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促进我们的公益诉讼大赛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去发展。”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许凯寄语未来的参赛选手。

宣读文明参赛公约
未来,赛事将继续以项目的政治性、公益性、社会影响力、可诉性、创新性等为评判标准,参赛项目所反映的社会现象需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所涉及法律问题的妥善解决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可以通过判决、调解、行政处罚、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等各种与法律途径相关的方式得到解决,实施后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受益群体面临的社会问题,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记者 陈菲茜 文图
■文字编辑 桂可欣
■栏目责编 夏婷 ■栏目主编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