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申工社 > 文章详情

今21℃,适合出门!去公共卫生间时,这个东西,最好少碰(不是马桶)!看似干净,实则巨脏

转自:申工社 2025-11-23 12:47:58

今天暖阳高照,

最高气温将达21℃!

正适合出门玩耍~

出门在外,

难免要用到公共卫生间

洗完手的 “收尾环节” 可别马虎!

你是习惯用干手机烘干?

还是用擦手纸擦手?

或者干脆“甩手走人”?

不少小伙伴会选择干手机——

认为干手机表面很干净

吹的风也是流动的

肯定是干净卫生的…

⚠️社长提醒大家:

如果你去的卫生间比较脏

只有一个老式暖风干手机

那还是不要使用了

会让手上的细菌变得更多…

公共卫生间里常见的干手机

卫生间里常见的干手机有两种类型:暖风干手机喷射式干手机

暖风干手机一般从上往下吹风,吹出的风速一般不是很快,但是温度会比较高,用风将手上的水分烘干

喷射式干手机,使用方式是从上往下把手伸进干手机里,风从四面八方吹在手上。这类干手机靠高速气流把手上的水吹走

它的气流速度很夸张,可以超过90米/秒(324 公里/小时)。这个风速比超强台风中心的风速还要快(超强台风的中心风速大概在50米/秒)。当然,有些喷射式干手机也会把风加热,进一步提高烘干的速度

实测细菌变化:

使用干手机的菌落数

纸巾擦手高

2012年发表在《梅奥诊所学报》(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一篇综述就统计了过去相关研究,虽然对干手机和纸巾擦手孰优孰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大部分的研究认为,相比于干手机,纸巾在干手效率,去除细菌以及预防交叉感染上都有优势

研究发现:

使用纸巾擦手

手指尖、手掌里的细菌菌落数均有所下降。

使用喷射式干手机

手指尖的细菌菌落数上升,但手掌上的细菌菌落数略有下降,不过这个下降程度并不显著。

使用暖风干手机

吹之后手指尖和手掌的菌落数反而上升了。是真正的“吹了还不如不吹”

当然了,脏的其实并不是干手器本身

当我们使用干手机的时候,干手机需要吸入周围(也就是厕所中)的空气,比如,在暖风干手机下方的墙壁样本上,可以检测到比较多的微生物数量。这可能是它下方的潮湿环境能够为细菌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在暖风干手机工作的时候,这些细菌就可能会被带到手上。在喷射式干手机周围,也会比纸巾盒周围检测出更多的细菌

所以,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纸巾比干手机更干净点

公共场所的洗手液

也要谨慎使用

洗手液使用不当,就可能变成细菌疯狂滋生的培养皿。首先,先认识下目前市售的洗手液,主要分三类

常规洗手液

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通过泡沫带走污垢和部分微生物,但不具备持续杀菌或抑菌功能;

抑菌洗手液

在常规洗手液基础上添加了抑菌或抗菌成分,能有效抑制或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

免洗洗手液

在通过酒精等消毒成分清除手部致病菌的同时,溶剂会自动挥发,无需水洗即可完成手部清洁、抗菌或抑菌,不过,它对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杀菌作用有限,不能完全替代“流动水+洗手液”的清洗方式。

对健康人群来说,日常生活场景中(如饭前便后、外出归家),用常规洗手液配合流动水冲洗,即可达到卫生标准。若长期使用抑菌、抗菌型洗手液,可能破坏皮肤微生态,引发干燥、敏感等问题。在医院、接触公共设施(如公共卫生间扶手、地铁扶手)、照顾病人等场景中,手部可能沾染致病菌,需要通过抑菌、抗菌型洗手液降低感染风险

要提醒的是,洗手液若储存不当或长期不更换,就可能变质,滋生细菌。我们可通过三个细节判断是否洗手液是否变质,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用

1

  看

观察液体是否浑浊、分层、有絮状物或沉淀;

2

  闻

是否产生酸腐、霉味或异常刺鼻气味;

3

  触

粘稠度是否异常,使用后皮肤是否出现发痒、刺痛等感觉。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用。

通常,建议洗手液首选原装瓶,用完即弃。若需分装,务必定期清洁容器,长期不清洗加上潮湿环境,就很容易让这罐洗手液成为病原菌繁殖的温床

图片源自网络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科普中国、上观新闻、上海网络辟谣等

本期编辑:王冰鑫

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