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安徽省亳州市儿童医院的远程会诊室里,一场跨越数百公里的联合门诊顺利举行。
来自上海市儿童医院的知名专家与亳州本地医护团队通过“5G+AI儿童区域远程医疗协同平台”实现实时连线,共同为两名亳州当地患儿进行远程诊疗。同时,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崔云主任通过视频,首次指导亳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远程查房。这也标志着沪亳两地儿童远程医疗协作迈入更加紧密、高效的新阶段。

患儿小晨(化名)今年15岁,五年来多次出现抽搐症状,辗转多家医院仍未确诊,当得知上海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临床首席专家李嫔教授将参与亳州市儿童医院的远程联合门诊时,他们专程从蒙城来到上海,在家门口“见到”了上海专家。
在远程联合门诊中,李嫔与亳州医院医生共同查阅病历和影像资料,对孩子的病情进行了全面分析。她不仅提出了新的诊疗方向,还决定联合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为孩子组织一次多学科会诊(MDT),共同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同一天,另一名患有过敏性紫癜的6岁男孩也获得了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副主任郝胜的远程指导。

这次远程门诊,是上海市儿童医院与亳州市儿童医院共建的“5G+AI儿童区域远程医疗协同平台”的首次实战应用。平台的特色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5G高清网络和智能化医疗系统,实现了诊疗数据、影像资料、实时语音视频的多端同步,让远程门诊如同面对面交流一样精准顺畅。
“远程联合门诊主要面向亳州当地的专科病和疑难复杂病群体。我们两院的远程重症查房每周开展1次,远程联合门诊根据排班和患者预约情况每周开展3—5诊次,远程会诊则按需开展。”
亳州市儿童医院方面表示,平台的落地不仅提升了当地儿科诊疗水平,更将以亳州市儿童医院为枢纽,向下辐射全市四个县区,逐步形成“上海—亳州—县区”三级联动的儿童健康服务网络。通过智能协作、远程帮扶和同质化培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基层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诊疗水平。
未来,上海市儿童医院也将会通过协同平台发布临床AI辅助决策诊断服务,覆盖远程影像诊断、实时重症监护、专病协同诊疗等领域,具备儿童骨龄影像AI辅助诊断,儿童川崎病早期风险评估等功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供亳州儿童医院医生使用。

“让数据多跑腿,让家长少跑路”,这是沪亳两地携手推动医疗同质化服务的初心。这场“千里医线”的连通,不仅让一个孩子重燃希望,也让越来越多家庭看到了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的未来。
记者:罗欣悦
编辑: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