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宁区融媒体中心推出“说说‘十四五’这五年——奋进中的长宁”系列报道,邀您共同翻阅这份兼具发展高度与城市温度的“十四五”答卷,看这片生机勃勃的“创新场”、幸福宜居的“生活场”,如何成就一个更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本期,通过梳理四个关键词,来看看长宁如何招才纳贤→
“十四五”期间,长宁区通过升级完善人才政策效应集聚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焕新升级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在全市率先实施了一批政策试点、改革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安居
不断打造更优人才发展生态
来自墨尔本大学的江钰莹是上海百秋新网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海外招聘新员工。入职之初,出于尽快融入上海的考虑,身在境外的她通过公司人事的推荐,了解到了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网站长宁官方网页。小江了解到,长宁官方网页是全市首个区级国际服务门户网页,从政务服务政策解读、生活服务功能指引和活动信息宣传发布三个方面,为海外人才提供线上各项服务功能。与此同时,她还注意到,网页端提供了海外人才公寓的在线申请。于是,小江通过预约心仪房源、远程视频看房,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归国后落地上海的她,顺利入住了位于长宁区的合景·昕舍人才公寓。良好的居住环境,温馨的住宿服务和优惠的各项政策,都让她对在长宁的工作生活充满归属感。更让小江感到欣喜的是,由于自己符合落户条件,她又通过公司向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申请了留学生落户,而中心也第一时间预审受理了她的落户资料,并为其办理落户,让她真切感受到了上海的速度和温度,真正融入上海。

长期以来,长宁区不断完善“优租、优购、优补”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长宁区实施了“两补贴两配租”,其中,优秀人才租房补贴已惠及2000余家企业的优秀人才1.4万余人次,共认定7处人才公寓项目,可提供房源7800余套。与此同时,长宁区还实施了人才驿站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长3个月的免费住宿,首批由虹桥人才公寓提供100套房源。为做好顶尖人才属地保障,区人才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镇形成联动机制,合力服务好高层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推进虹桥人才公寓、古北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人才社区建设,打造发展型品质社区,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提供宜居宜业宜创的环境。
此外,长宁区在“十四五”期间还进一步提升全链条人才综合服务能级。作为上海市高层次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的首批试点区,长宁区拿出了区域内最好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资源,针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推出量身定制的特色“服务包”。长宁区持续拓展人才综合服务载体,打造的“虹桥人才荟”服务品牌,已建成30余家服务站点,2021年以来(截至2025年10月底),线下累计服务18万8千余人次。
关键词:便捷
努力提升海外人才服务能级
2024年4月,俄罗斯小伙Artem来到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以及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尽管多项事务要一起办理,但让Artem略感意外的是,相较于在原先的服务中心要分别到多部门的窗口递交材料,当天,他只用了不到半天工夫,综合窗口的工作人员就帮其一窗受理,完成了“三证联办”,非常省时省事。
同样感受到中心服务便捷的,还有乌干达小伙子Aine Kanzira。Aine Kanzira 2023年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目前是一家新能源企业的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由于公司离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较近,2024年5月23日,他在公司人事的陪同下,来到中心办理医保卡。由于中心设立了海外人才医保服务专线,Aine Kanzira无须专门前往医保中心,而是直接在中心的窗口完成了医保业务办理,并顺利领取医保卡及医保手册,现场还有时间向工作人员咨询了许多公积金和税单的相关问题。
这些便捷而周到的服务,得益于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长期以来坚持提升服务能级,完成了从功能整合到全方位服务生态构建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上海市打造“1+16+N”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的示范点,“十四五”期间,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持续拓展服务功能,并于2024年4月15日完成焕新。中心焕新后,进一步聚焦海外人才事务办理、生活服务、社区融入等多个方面,综合集成69项服务功能,其中,推出的“七个一件事”服务事项,通过政策创新、部门联动、流程优化,切实让人才办事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此外,中心还制作了出入境、投资创业、城区游览等七项英文版指南,为海外人才工作、生活提供清晰、便捷的指引服务;开通中心专属网页,用9种语言介绍长宁人才政策、生活服务资讯与活动信息,并上线“人才公寓申请”功能,让海外人才实现“境外线上申请,入境拎包入住”……截至2025年10月底,焕新启用后的中心已累计服务海内外人才15万7千余人次,其中,外籍人士1万4千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还在全国首创了“外籍人士服务外籍人士”的方式。中心围绕海外人才生活需求,聘请外籍社工,为海外人才提供安居、医疗、教育、家政、培训、养老、通信等31项生活服务功能,减少海外人才事务办理上的困难,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服务、融入上海,提升服务友好度。

有意思的是,有的外籍人士在参与这些工作过程中,还开拓了个人发展的新航线。泰国留学生周镇隆在中心实习期间,通过为海外人才提供生活服务,深入了解上海创新创业环境,萌生了创业想法。今年,周镇隆借助中心专为海外人才打造的“创新创业一件事”服务机制,开启了便捷创业之旅。在获悉他有创业想法后,中心为他精准对接区市场监管局及相关产业园,提供从政策解读、公司注册到落地咨询的“一站式”创业指导,让他安心在长宁创办企业。“从实习到创业,我喜欢长宁的服务,非常感谢中心始终如一的专业陪伴。”周镇隆感慨道。
关键词:汇聚
发挥政策效应吸引优秀人才
广纳贤士,政策先行,“十四五”期间,长宁区优化了多项人才政策。其中,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经过优化升级后,形成了《长宁区关于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与相关操作细则,通过19条具体措施全方位覆盖人才发展全周期需求。
长宁区在实行更具吸引力的国内人才集聚政策的同时,还实施开放多元的海外人才吸引举措。“十四五”期间,长宁区综合运用居住证转常住户口、人才引进、留学生落户等梯度化户籍政策,帮助企业吸引留用优秀人才,2021年以来(截至2025年10月底),各类人才引进落户3万余人。

为吸引海外人才,长宁区推出了海外人才服务伙伴计划,发挥10家服务伙伴的20个海外人才服务站点作用,开展各类海外引才活动;聘请具有广泛人脉、在各自行业领域享有盛誉的人才担任长宁人才信使,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高端引才、海外引才方面的“直通车”作用。此外,长宁还积极举办“留·在上海”全球留学人才及项目交流大会、欧美名校菁英长宁行、全球名校引才、海外人才需求对接会等活动;持续推进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和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站建设,为海外人才提供更便利的创业指导、政策咨询服务。

长宁不仅吸引人才,更注重助力人才培育。长宁区有专门针对青年才俊的一系列培育政策,并在“十四五”期间全面系统地积极推进中。2021年以来,长宁区已遴选200余名优秀在校大学生到区党政机关及区属国企开展暑期实习、招募50余名大学生开展寒假青年实干家计划;通过研修沙龙、成长研学营等多种形式,为200余青年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支持。此外,长宁区在“随申办”上线了全市首个“青年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找房子、找搭子、找政策等24类青年服务全程网办,助力青年人才在长宁成长发展。
关键词:平台
积极助力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沉浸式体验“梧桐树下写代码、风貌区内搞科研、咖啡馆里开晨会、烟火气中聊创新”的科创氛围,感受长宁宜居宜业宜创的生态环境……不久前,长宁区举办“海聚之光”长宁行活动,活动聚焦2025“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海外赛优质项目创始人,带领他们在长宁实地考察走访各类企业、人才公寓、科创街区、服务窗口等,其中部分代表在全方位了解长宁区的优质营商环境、浓厚的双创氛围以及开放包容的城区魅力后,对于创新创业项目落地长宁颇有意向。

“十四五”期间,长宁区始终支持优秀人才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每年承办“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地区赛,持续加大组织力度、拓展宣介渠道途径,五年来报名项目和路演项目实现“量增质提”双突破,并联手产业部门和街镇做好赛后的跟踪保障服务,为项目落地、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对接支持。尤其在今年,长宁区首次“走出去”承办香港赛区初赛,吸引大湾区150余个项目报名参加。
“海聚英才”活动,只是长宁区积极助力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期间,长宁区还积极开展区“科技之星”创新团队评选,2021年以来,共评选出70余个“科技之星”创新团队;鼓励人才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全国、市级和区级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人才高质量发展论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科研创新荟”人才创新论坛、“预见独角兽”创投营、CTOU首席技术官联盟活动等各类交流活动,为人才风采展示和创业项目宣介路演提供多元舞台。此外,长宁近年来还一直支持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合作交流平台,鼓励校企在紧缺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领域开展合作,2021年以来,共评选出20余个校企合作人才共育项目。
图片为资料图
撰稿:陈容超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