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上海量子城市创客坊开放日行动作为2025(第19届)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特色专场,在上海市杨浦区复兴岛举办。
本次活动聚焦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前沿探索与未来产业创新孵化,将“融智”与“融资”相结合,推动上海量子城市创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杨浦区人民政府、天使投资及重点孵化器代表、“上数营”及空间智能治理协会成员单位、各区规划资源局代表参加。
前沿探索:融合跨界智慧 引领空间智能
活动首先聚焦“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前沿探索”,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的深度融合。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庄澜介绍了以“量子城市”空间智能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范式:一是核心攻关,实现“0的突破”。以空间为牵引、以人工智能为动能,探索城市空间治理“1维-2维-3维-多维”的数据升级和模型能力升级,实现空间穿透的智能源头创新。二是场景应用,探索“10的创新”。围绕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的痛点堵点和急难愁盼,以引领示范的应用场景为先导,开发优质、安全、可靠的产品体系。三是基地实验,推动“0的再发生”。在距离应用最近的地方,为初创企业和早期企业提供创新的沃士和全链条的政策支撑,加大对“种子期”的投入。
随后,4位专家学者结合量子科技前沿发展及其在城市治理中的创新探索,进行了主题分享,助力打通“技术创新到空间智能”的转化路径: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精密测量研究部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仁福以“量子传感技术及其应用”为主题,解读了量子传感技术的概念内涵及原子钟、原子天线的特点与应用。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鲁琲分享了“云宇星空大模型能力构建——从知识理解到空间智能”。云宇星空大模型通过行业知识增强、多模态融合与空间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规划和自然资源行业的知识理解,数据获取与智能决策的全链路能力矩阵,将为行业的精细化治理提供核心动能。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永炜围绕“探索建筑空间米料智能生成逻辑与生产工具”进行了分享。这一技术体系为建筑行业大模型与AI应用提供了高质量数据基础,支撑上海量子城从城空间、到条空间、房空间的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治理。
清华大学副教授、国家信标委智慧城市工作组专家张轩分享了创域与世界模型:从理解到设计、探索三维城市空间智能设计与生成。从“表征-隐空间语义-文字描述”的模型出发,介绍了AI在学习世界模型方面的原理和相关技术应用。
创新孵化:产融联动路演 激活未来动能
在“未来产业创新孵化”活动环节,与会嘉宾以复兴岛为试验场,通过成果路演和展示,探索技术孵化与产业融合的路径,推动量子城市创新场景实践落地。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青年骨干茆昕明、沈彬带来了“空阁闲鱼”之都市秘境。空间闲鱼是一款聚焦闲置空间高效盘活的分时利用交易平台,基于量子城市对空间的动态感知分析能力,平台精准对接产权人、创客企业、社会大众、政府机构等多元主体,智感识别空间忙闲、智能调节匹配供需、智慧赋能空间转换,打破传统空间单一使用功能和主体,空间分时共享的信息壁垒。
上海现代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二院院长温南南分享了“复兴智塔”——面向未来的发布台、分享塔。上海市数字城市规划研究中心马梦媛路演了“骑迹悦城”——虚实体验,漫品经典。清华大学信息国家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高歌带来了“申银智联”空间数据驱动的商业智能路演。上海复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璐带来了“超眼智感” 宏大视角观精微场景路演。
路演之后,创客坊邀请了凯辉创新、接力资本、九盈投资、交信信息、纳川资本相关负责人,基于前沿视角与实战经验,对量子城市创新场景的孵化潜力与落地路径进行专业研判,并给出建设性建议。
无界创新:绘就复兴蓝图 引领未来发展
活动期间,一批有望引领复兴岛未来发展的金点子、好创意和设计方案也相继亮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沈璐以“从机械领土到创客热岛”解读了复兴岛规划设计理念。该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岛上富集的存量空间资源,按照“低成本、快创新、开放式、超活力、自生长”的理念,吸引全球的创新创业者、孵化器、加速器、专业运营、创投风投等机构上岛,共同打造全球创客岛。
阿里云智能集团时空大模型产品负责人陈怡星带来了“复兴实验,孵化未来”分享。
杭州未止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一六零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大建筑设计院创意设计研究院分别展演了全球创意与复兴岛实践的构思方案。
据介绍,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携手各方力量,推动量子科技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完善创新孵化生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上海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