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2000元。”“3000元!”“9000元最终出价!”11月18日,在古美文体生活馆,一场特别的慈善拍卖活动正在进行,众人争先出价的是一个个造型精致的手工葫芦作品。




“葫芦”谐音“福禄”,学员们的创作也满含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市民陆先生准备在葫芦上绘制百福图,传递满满福气。而他的另一个葫芦作品《招财进宝》,将金蝉、铜钱等传统吉祥图案生动呈现,在当天慈善拍卖出了9000元,让葫芦创意作品转化为温暖力量。

与健康人群班同步开班的,还有专为残障人士开设的特色班级。学员小张患有轻微智力障碍,当他第一次拿起葫芦时,或许从未想过,这枚小小的果实,会成为打开新生活的“钥匙”。
从“认葫、画葫”,到“刻葫、润葫”,郭海洋手把手耐心教学,小张的葫芦技艺进步飞速,不仅在创作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更悄悄埋下了心愿,期待有一天能把亲手制作的葫芦作品卖出去。凭借这份坚持与热爱,他还和其他4位学员一同荣获了“优秀学员”荣誉证书。


市场需求大

一只小小的葫芦,正叩响多元就业的新门路。“葫芦产业链扩展速度快,市场需求量大。我们希望在古美发掘更多葫芦工艺制作人才。一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二来也能为大家提供灵活就业的机会。”郭海洋说道。

活动现场,4位学员被正式聘用为古美路街道葫芦工艺培训的传播及产品创作培训助理,将助力传播葫芦工艺文化。
一葫一爱,传递温暖。在随后的爱心竞拍环节,16件学员亲手打造的葫芦作品登台亮相,这些作品各有巧思:刻“祥云”寄寓平安顺遂,绘“牡丹”象征富贵吉祥,雕“山水”承载诗意向往,每一件都饱含心意。

爱心人士纷纷举牌竞价,市民纪先生以5000元拍下心仪作品《钟馗降福》。这件作品融合了国家级非遗烙画、彩绘、雕刻三种工艺,单是制作就耗时20多天。“寓意特别好,做工也很精美,越看越喜欢。”
更令人欣喜的是,“古美路街道残疾人就业援助关爱中心”同步揭牌成立。作为2025年街道实事项目之一,该中心整合了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心理关爱等多项服务,将为特殊群体及困难群体提供长效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