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楼没几步就开始出现气喘?冬季一降温就出现咳嗽加重等情况?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其实却需要引起警惕。也许您的身体正在向您发出信号——小心慢阻肺病。

省流版
慢阻肺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要关注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做到早预防;
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警惕,做到早发现;
确诊后应谨遵医嘱配合随访,做到早干预。
慢阻肺病,全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它主要是因为气道或肺泡发生了异常,导致人体在呼吸过程中气流受到了明显的限制,可能进一步诱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我国40及以上居民患病率高达11.3%。
慢阻肺病的产生与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异常的炎症反应以及肺异常发育等相关。患者呼吸道在致病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物等)的作用下变得狭窄,患者每次呼吸就如同需要穿越一条拥堵的管道,需要患者更加用力,花更多时间才能通过,并且这条拥堵的管道不会再重新变得更加畅通,只能继续维持让它变得不更拥堵。
因此,慢阻肺病的气流受限是不可逆的,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实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干预,控制病情的进展。
慢阻肺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自我们自身的“个体因素”,比如年龄增长、幼时肺部发育不良、早产或体重偏瘦等;另一类则是来自外部的“环境因素”,包括吸烟、空气污染,以及工作中长期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等。
对于慢阻肺病的早期预防通常也是针对上述的危险因素。更早期的预防甚至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乃至胎儿期,如女性在孕期应注意保健,避免早产,防止接触有害物质,以保障胎儿肺部的健康发育;此外,保证合理的膳食营养,维持健康体重,对于维持肺部健康也至关重要。在环境方面,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减少在严重空气污染环境中的暴露,对于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严格佩戴防护口罩、做好职业防护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慢阻肺病的发展除了受上述的危险因素影响外,也不能忽视身体可能发出“求救信号”,如出现的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怎么初步判断自己是否容易患慢阻肺病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简单的7道题小测试初步判断。如果分数≥16分,就说明患病风险比较高,需要去医院做更准确的肺功能检查来进一步确认。
40岁后,这项肺部检查建议每年做一次
吹口气就能做的检查,还真不好做
慢阻肺病筛查问卷(COPD-SQ)

确诊慢阻肺病的患者首先需要遵医嘱,规范接受临床治疗;另一方面,为长期更好地控住病情进展,还需要持续接受规范的随访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意味着患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得系统完善的社区照护。患者随访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医生每年会定期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判定患者出现急性加重的风险,此外,患者每季度会接受一次随访,医生会了解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并给予健康指导,如帮助戒烟、指导正确使用吸入药物等。
2025年11月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聚焦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让我们尽早预防、发现和干预慢阻肺病,共同守护健康呼吸。
参考文献:
[1]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Global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 2025 report [R]. Wisconsin, USA: GOLD,2025. Available from: https://goldcopd.org/2025-gold-report/.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卫办基层函[2024]336号 [A/OL].(2024-09-11) [2025-10-20].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9/content_6974437.htm.
[3] 钟南山,李为民,陈霞.等.呼吸系统与疾病(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457-475.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4,23(6):578-602.
/健康科普
供 稿:吴 函
编 辑:林维晓
审 稿:施 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