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气温骤降
今晨全市大部分地区
最低气温在3~6℃之间
是入秋以来最冷的一个早晨

不少朋友发问:
@上海市天气回复:
上海还差点~~
今天7时3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解除了大风和寒潮双蓝预警信号。表明寒潮带来最明显天气变化的时段过去。接下来,上海将主要受高气压控制,风力渐小,多晴好天气。

白天气温开始逐日上升,今天最高气温在10℃左右,周三11℃,周四14℃……周后期气温回升至寒潮前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
此轮冷空气影响下
气温最低点还没到来
受晴空辐射降温作用影响,预计周三早间市区最低气温在4℃左右,郊区周三和周四早间最低气温仅0~2℃,局部有薄冰,大部分郊区有霜冻,早晚户外尤需注意保暖。
冷空气影响下
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疾病
进入高发期
如何科学应对降温?
静宝提醒广大市民做好科学“三防”
健康过秋冬
精准保暖,这些部位要“防寒”
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
要特别防护
↓↓↓
颈部受凉易致头痛、肩颈僵硬,早晚可戴围巾保暖;
腹部受寒易引发腹泻,可穿高腰款式的下装,寒冷时也可在内衣外面贴上暖宝宝;
脚踝受凉易致感冒、关节痛,天冷时不要露脚踝,睡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
肩部受凉易诱发肩周炎,可穿防风外套或戴薄款护肩;
膝盖怕冷,会让一些人的“老寒腿”加剧疼痛,天冷时可穿加绒打底裤,运动时戴护膝,避免久蹲,减少膝盖压力;
腰部受寒可能导致腰酸乏力,可穿收腰外套或系宽腰带,久坐后用手搓热后腰。

细节入手,日常生活要“防感”
当前
正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
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
↓↓↓
平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
主动戒烟,同时也要减少家庭油烟刺激;
及时关注气温变化,降温要适时添衣,早晚的温度较低,外出时别忘了带好外套、围巾等防风防寒;
每天多饮温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增强免疫力;
此外,可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自我管理,特殊人群要“防病”
“三高”等慢病人群,此时节更要做好健康管理,牢记“三防”:
一防血压波动,如有头晕、头痛或血压突然升高,及时就诊;
二防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容易因饮食增加、运动量减少而导致血糖升高,适当增加室内活动,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三防血脂异常,天冷容易管不住嘴,暴饮暴食等容易升高血脂,要做到饮食有节,科学进补。

编辑:梁慧
部分图片:图虫创意
综合自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发布、上海天气发布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