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裁判宣布我获胜的那一刻,我当场就流下了眼泪……”回忆起夺冠瞬间,陈珙依旧心潮澎湃。职业拳击的客场作战,让这场胜利更加来之不易。他坦言,自己从备战之初就憋着一股劲:“我一直抱着KO对手的决心,必须要打出绝对优势。”

职业拳击的头衔战不是一蹴而就,需通过多场积分赛积累资格。在过去一年里,陈珙跟随UFC拳击教练张一峰备战,在国外连胜四场职业积分赛后,拿到了这场洲际头衔赛的入场券。赛前奏响的国歌激活了他的决赛状态,但在第二回合,考验降临。“对手一记前手摆拳正中我的太阳穴,我花了十几秒强撑着缓冲调整。”他说,摸清对手出拳节奏后,自己迅速调整战术,在第四回合抓住破绽,以一记精准击腹拳将对手击倒读秒。“紧接着,我乘胜追击再度将对手击倒,最终以KO终结比赛。”
据悉,WBC洲际拳王争霸赛是全球四大职业拳击组织的核心赛事之一,泰森、梅威瑟等世界顶级拳王都曾在此加冕。银腰带作为次级冠军头衔,用于选拔未来金腰带挑战者,陈珙的胜利也让中国职业拳击在该量级上,再添一位向世界巅峰发起冲击的实力选手。

右一为陈珙
这位洲际拳王与拳击的初遇,源于一次减肥计划。陈珙从小生长在长宁区周家桥街道,20岁那年,还在读大学的他体重达到110公斤,为了改变现状,他走进长宁的一家拳馆,靠着日复一日的拳击训练,成功减重50公斤。蜕变的同时,陈珙也在多场国内业余拳击比赛中屡战屡胜,自信心不断累积。2015年,在拳馆老板的鼓励下,他正式踏上了职业拳击之路。
“擂台上没有退路,没人能帮你,这种绝境教会了我直面自己。”刚转型职业拳击时,陈珙曾遭遇两连败,一度走到放弃的边缘。“那时才真切体会到职业拳击的残酷。”调整好心态后,他沉下心,重新投入训练:从基本功打磨、专项体能,到力量训练、实战对抗,一周训练六天,备赛期的强度更是翻倍,这样的训练节奏,陈珙一坚持就是十年。
长期高强度训练之外,陈珙需要平衡工作与家庭,身体上的旧伤新痛更是常年相伴。但支撑他一路咬牙前行的核心动力,始终是“成为拳王”的炽热梦想。如今,36岁的他早已找到支撑梦想的现实路径——日常工作中,他在长宁天山支路的“OnePunch 拳击之家”,以及与上海自由式摔跤俱乐部联合打造的场地亲自执教,还在天山党群服务中心指导小朋友学习拳击,将专业与热爱传递给每一位学员。

“拳击不只强身健体。”陈珙说,不少学员带着心理困扰走进拳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好转。 在他看来,拳馆不仅是传授拳击技术的地方,更希望通过这项运动,帮助大家在精神层面实现积极转变,达到身心互通的效果。
“曾经有段时间,拳馆经营举步维艰,好在能申报小微企业补助,还能享受部分房租减免,这份实打实的支持,帮我们扛过了最难熬的阶段。”回忆创业路上的温暖,陈珙提到了长宁的扶持。

WBC官网冠军记录
此次夺冠后,陈珙计划在40岁前再拼一把,明年向其他拳击组织的头衔发起冲击。他表示,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拳击、喜欢拳击,为中国职业拳击的发展添把力。对于奋斗在拳击道路的年轻人,陈珙分享道:“竞技运动里,输赢从不是唯一答案,坚持下去,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这位从长宁走出的洲际拳王,用十年坚守证明了热爱的力量,也正以自己的方式,让拳击运动传递更多正能量。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李妍蕾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