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菜肉馄饨》里一闪而过的这本书,比馄饨还“馋”人?

转自:上海静安 2025-11-16 13:35:31

近日,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在申城热映。影片通过一碗家常馄饨,串联起上海弄堂里的温情故事,让无数观众在烟火气中“笑着流泪”。细心的观众发现,片中男主角老汪的书桌上,摆着一本《上海吃客》——这本由上海女作家石磊撰写的书籍,随着电影的热映走进大众视野。

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于2023年的《上海吃客》,是地道上海作家石磊用原汁原味沪语写就的美食文化随笔。书中不仅记录了上海的美食、风俗与历史,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勾勒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电影中浓郁的上海风情,与书中描绘的生活画卷不谋而合。有读者感叹:“看完电影翻这本书,仿佛走进了更立体、更丰富的上海。”

上海人:藏在故事里的风华

《上海吃客》以“家教”为题,用一个完整章节回忆了上海旧时家庭的教育规矩。书中还通过《上海杨家》《乔老爷,乔奶奶》等篇章,讲述了许多上海名门望族的家庭往事,配以20多张珍贵老照片——全家福、父亲骑马照、手写菜单、戏剧唱词……带领读者穿越时光,感受岁月积淀的优雅。

上海事:饭局里的天南海北

全书围绕“食”与“客”展开,记录了一场场活色生香的饭局闲谈。吃客们的话题天马行空:从葱油拌面的葱该是绿色还是黑色,到明清笔记、风月小说;从评弹说书的老先生,到上海人远赴敦煌的考古经历。书中还单独成章记录了“看病记”,讲述上海友人轰轰烈烈的求医经历,为上海故事增添了生动一笔。

上海味:食物里的诗情画意

作者笔下的上海滋味令人神往:“甜酒腐乳软媚无度,浓郁得杀人”“秘制酱瓜深邃幽怨,一根筋直入心灵死角”。她写茶室是“螺蛳壳里的清雅道场”,赏画则感受到“雪意磅礴,寒气凛凛逼人”。在石磊笔下,日常生活处处可与诗意相遇。

上海话:婉转幽默的市井智慧

书中大量运用生动沪语,如“腰细垮了”等表达,尽显女性作家的婉转幽默。她对上海人的观察更是入木三分:形容上海男人“都是高中生”,称他们是“末代少爷,一辈子不再有机会变成老爷”;写上海老阿姨“都是随时可以拉个箱子就登上邮轮泛海一个礼拜的伟大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吃客》还有一本姊妹篇《上海饭局》,两本书将上海的“吃文化”与“人文化”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在书里,你遇见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图片来源:上影集团、学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