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正达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学生张楚珺是一名小“创客”,在目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家庭遭遇的不幸后,他思考着如何运用技术帮助这一被困在“记忆孤岛”中的群体。 他走进养老院,与患者家属深入交流,发放问卷,记录下他们的需求与困境,并最终设计出一款集服药提醒、智能识人、防走失功能于一体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生活辅助设备。这一创新发明在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像张楚珺这样有想法、敢探索的正达学子有机会让创新梦想“照进”现实。 11月7日,正达教育集团举行以“科创点亮未来,智慧赋能少年”为主题的正达科创中心成立盛典,一个融合教育与科技的创新实践平台正式亮相。

教育部等七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对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提出了要求和展望。“我们坚信,科创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特长课,而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谈及设立正达科创中心的初衷,正达教育集团总校长石惠新表示:“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具备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的未来人才,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正达科创中心将联合高校、科技馆、科创企业等多方力量,为孩子们搭建更广阔的科创实践空间,让每一个热爱科学的正达少年,都能在这里追逐创新梦想。”
活动当日,正达学子的创新成果在学校体育馆集中展示,校园里科创氛围浓厚。正达科创中心总辅导员、正达科技副校长严律成介绍,正达教育集团已建立起涵盖“基础普及、拓展提升、实践探究”的金字塔型科创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普及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校本化特色创建;拓展提升阶段聚焦特长培育,开设细分领域的进阶课程;实践探究阶段构建闭环培养系统,鼓励学生将所学转化为科研实践成果。
面向未来,正达教育集团总经理、正达科创中心主任吴涛表示,科创中心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开放、融合、创新”的平台,向所有热爱科创的青少年开放资源,不断探索科创教育的新形式、新内容,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正达教育集团的科创教育“朋友圈”正不断扩大。活动现场,“上海科技馆实践基地”、上海市创展科普发展中心“家门口科学社”、上海教育电视台授“科教创新工作室实践基地”、“科大讯飞科普研究院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同步“落户”;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上海市创展科普发展中心主任方展等多位专家学者组成顾问团,将为正达科创中心的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





谈及科创教育如何做,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动手实践是科创教育的最大特点,要鼓励孩子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做好科创教育,需要中小学校、科技场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撑。
倪闽景还对话学校“小创客”代表、高校教授、校方代表,围绕“科技教育如何赋能青少年成长”这一主题,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创智学院导师张力表示,作为高校研究者,非常期待看到中小学为学生打造跨学科学习平台,让学生从小有机会参与和科技相关的实践应用活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与人合作等能力。

“让我们秉承‘贤良方正、博物通达’的正达校训,在AI时代,勇于探索,砥砺前行!”活动现场,七年级学生陈婉晴向同学发出“争做智慧好少年”的未来倡议。正达学子的科创追梦之旅还将继续……
文字:袁曼舒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