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房可圆 > 文章详情

长风质价双升“一小区一方案”,居民从“不愿交”到“愿意付”……

转自:房可圆 2025-11-07 14:27:37

在普陀区,“双业红”这个高频词正悄然改变着许多小区的面貌与邻里关系。2025年以来,长风新村街道以党建引领“双业红”物业治理工作为抓手,推动物业服务实现“质价双升”,交出了一份扎实答卷:全年计划完成12个小区的物业费调价,截至10月底已成功推动17个小区实现调价这场从“不愿交”到“愿意付”的转变,蕴藏着长风新村街道的三大“实践密码”。

密码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长风新村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破解物业治理难题的“红色引擎”,推动党组织在业委会组建、服务提升、矛盾调解中全程发力。各居民区党总支勇挑重担,带头走访、积极宣传、靶向攻坚,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

一是建强“红色业委会”,让主心骨硬起来。街道持续提升业委会党员比例,目前已在59家业委会中实现党员覆盖,成立党的工作小组30个,同步在全部27个居民区建立业委会候选人动态储备库,储备人选突破400名,构建起组织共建、事务共商的“红色治理”新格局。二是驱动“三驾马车”,让协同机制转起来。各居民区党总支发挥“粘合剂”作用,通过“三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同向发力,凝聚于各类民生实事,让居民真切感受“1+1+1>3”的协同效应。三是激活“红色先锋”,让党员身影忙起来。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带头,党员亮身份、做表率。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楼组党小组”,推动党员从“隐身”到“在线”,积极投身政策宣传、文明引导、平安守护等一线岗位,让“我是党员,向我看来”成为社区中最鲜明的行动标识。

密码二

精准施策,解锁“调价难题”

面对物业费调整这一社区治理“硬骨头”,长风新村街道坚定推行“先提质、后提价”原则与“一小区一方案”策略,成功实现从“不愿调”到“同意调”、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可”的转变,有力推动了物业服务“质价双升”。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分类指导协同并进 街道通过高频次专题调度,为调价工作统一思想、明确路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小区差异,精准调配居民区书记、物业及职能部门等多方力量,实行“分类施策、分步推进”。在微型小区白兰路117、135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永红发扬“走四百”精神,利用休息时间逐户上门、反复沟通,以真诚赢得居民的信任支持;在高层多层并存的海鑫公寓,创新推出分类调价方案,精准匹配不同业态与楼层居民的实际需求,使“谁受益、谁付费”的公平原则落到实处。在商住两用的银城大厦小区,针对裙房业主对小区公共设施归属问题提出的异议,曹家巷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促成业委会、物业与业主三方协商,巧思施策,获得面积占比较大的裙房业主理解和支持。

二是坚持服务提升与程序透明双轮驱动将调价底气根植于实实在在的服务改善,街道引导物业企业践行“四亮承诺”,落实物业服务“四张清单”,并通过楼道焕新、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让居民看见变化、积累信任。普陀四村第二居民区组建由物业与党员先锋队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多轮走访中针对焦点问题逐一回应,并由点及面推动“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竟夏物业在白玉小区主动公开成本结构与资金计划,保障业主知情权、监督权;长风四村第一居民区则召开多场意见听证会,广泛吸纳民意,确保调价全程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将党组织引领力有效转化为社区共识。

三是坚持资源整合与长效管理同步夯实在成功调价的基础上,街道前瞻性地探索建立“质价相符”监测模式。依托物业行业协会、第三方测评等平台,构建涵盖基础、类别、特色、加分等多维度的指标体系,结合日常监督、热线投诉及失信行为记分等情况开展动态监测,确保“提价”之后“提质”不退步,牢固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机制。

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房办派出所

多方商讨质价服务提升事项

块长与物业上门走访

密码三

规范机制建设,提升治理效能

街道以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和物业治理精细化为双引擎,持续强化法治保障与专业支撑,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向制度化、专业化不断迈进,多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在业委会规范达标方紧扣“应建尽建、应换尽换”目标,今年已高效启动24家业委会换届程序,并同步推进2个小区的新建业委会组建工作。上半年,辖区内70家业委会已全面完成规范化运作的自评与小组评价,实现基础达标率100%。累计开展业委会候选人及委员培训17场,有效推动社区治理队伍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型。

在物业治理诉求突出问题方面针对群租管理类问题,建立健全违法“群租房”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对12345热线投诉及舆情反映线索进行排查,构建群租治理防控体系,2025年相关工单数量对比去年同期下降33.5%。针对清洁卫生类问题,对清洁类诉求实行100%回访,动态跟踪问题解决情况,严防问题回潮。同时,将热线办理结果直接纳入物业服务企业质量考核体系,形成“诉求—处置—考核”的管理闭环,倒逼服务品质提升。针对停车管理类问题,结合“质价双升”工作,科学调整停车规则,不仅以服务提升为物业费调整创造了条件,更通过规则优化显著增加了公共收益,切实保障了业主权益,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治理格局。

从“不愿交”到“愿意付”,折射出的是居民对家园信心的重塑,更是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升级。下一步,长风新村街道将继续以“绣花针”功夫推进“双业红”治理实践,织就安全、整洁、和谐的美好家园,让基层治理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来源:普陀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