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建商品房小区里,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身份多元、诉求各异,如何让公共事务顺畅推进、社区治理高效有序?近日,徐汇区长桥街道“长治”观察交流点访学活动走进长桥三村第一居民区,访学社工们现场考察学习居民区如何以“党建引领、专业服务、高效履职”为主线,探索出一条业委会与居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同频共振的共治路径,让原本“高冷”的新社区逐渐走向温暖的“共治共同体”。

辖区商品房小区示意图
长桥三村第一居民区以“四百”(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大走访为基础,助力小区第一届业委会成为服务居民的“实干家”,系统收集居民意见,整理形成“需求清单”,再由业委会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书”。
围绕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业委会迅速行动:推进充电桩扩容,解决电瓶车充电难题;牵头优化小区内部跑道,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强化电梯维保监管,保障高层住户出行安全。一项项“清单任务”,成为业委会践行服务承诺的生动注脚。

业委会强化电梯维保监督
结合新一届业委会成员涵盖工程师、医生、设计师等专业背景的特点,居委会充分发挥“搭台”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使“高学历”转化为“高效能”。在工程项目审核、预算管理、合同规范等关键环节,业委会展现出严谨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公示工作进展、设立公共邮箱收集意见,打造公开、透明的沟通渠道,让“阳光治理”成为社区共识。
面对新建小区普遍存在的“邻里陌生感”,业委会主动协同居委会,积极参与“漫步长桥‘悦’读社区”“童声童议”“百家宴”等社区活动,为居民创造相识、相熟的机会。

居民们参与社区活动
在互动中,居民的归属感被唤醒,越来越多人从“住在一起”走向“生活在一起”。业委会也在一次次活动中,成为促进社区融合的“催化剂”。
活动中,访学社工通过实地参观与案例研讨,总结出两张“治理王牌”:一是可复制的闭环机制,从“规范选举”到“专业履职”“透明监督”,形成新建小区治理的标准流程;二是可持续的青春动能,通过吸纳年轻业主参与社区事务,激发社区治理的新活力。
长桥三村第一居民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居民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用“专业力”强化执行,用“向心力”凝聚人心,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同频共振,共同书写居民满意的社区治理新答卷。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