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秋风起,蟹脚痒!快收下这份“食蟹指南”

转自:上海长宁 2025-10-28 11:06:41

秋风起,蟹脚痒。大闸蟹作为一种季节性美食,蟹黄肥美流油、蟹膏柔润细腻、蟹肉细嫩鲜美。眼下,又到了金秋“食蟹季”,那么要如何选蟹?大闸蟹哪些部位不能吃?哪些人群不宜吃大闸蟹?大闸蟹又有哪些美味做法?“宁宁”为大家准备了“食蟹指南”,请查收→

选购篇

俗话说“九雌十雄”,农历九月食母蟹,农历十月食公蟹。寒露处于农历九月前后,此时,雌蟹为繁殖储备营养,蟹黄已完全成型,而雄蟹膏体则在寒露初期开始积累,要等到农历十月才会达到最饱满的状态。优质雄蟹的蟹膏呈半透明乳白色,质地如凝脂,蒸熟后口感绵密黏唇,无颗粒感。


1、如何区分公蟹、母蟹?


· 看肚脐:公蟹的肚脐呈现三角形,比较尖;母蟹的肚脐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相对比较圆润。

· 看蟹脚:公蟹8条腿上都有绒毛。母蟹只有前面的2条腿上有绒毛。


2、如何选到一只好蟹?

· 看活力:在螃蟹堆中,首选活泼好动、吐沫多的蟹,这样的螃蟹有活力,可放心选购。

· 看颜色:蟹壳呈现出富有光泽的青灰色,通常说明此蟹肉厚壮实,生长水系水质较好。

· 看腹部:尾端蟹脐饱满凸出、微微透红的,一般膏肥脂满。

· 捏蟹腿:捏捏螃蟹的第三只蟹脚,手感硬朗圆润的,说明螃蟹已经成熟。


3、如何判断是不是阳澄湖大闸蟹?

认准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标识

(蟹扣、防伪标贴)

↓↓↓


新一代防伪标识在延续“一蟹一扣”的机制上,增加了“一箱一贴”的双重防伪。湖区围网养殖为“蟹壳红”,高标准养殖为“蟹壳青”,标签正面为镭射材料,反面二维码根据逻辑变色显示。打开微信扫描防伪标识二维码可查看防伪信息,系统自动核验标识一致性后进入防伪溯源详情信息页面。



如何识别防伪标识

带大家一图了解


(点击查看大图)

食谱篇

大闸蟹怎么做才好吃?“宁宁”为大家推荐4种做法,一起来试试吧→


1、清蒸大闸蟹


将水烧开,将捆扎好的大闸蟹洗净,在蒸锅里铺上少许姜片,将蟹肚朝上摆在蒸锅里,蒸12—15分钟即可。


2、香辣蟹


把洗净的大闸蟹沿中间用刀切成两半,在蟹切开的部分蘸少量淀粉,防止黄散开,锅里炸至金黄色捞出,放葱姜蒜干辣椒料酒,加入香辣酱或火锅底料炒一下,倒入清水,放入炸好的螃蟹,收汁出锅。


3、葱姜大闸蟹


将洗净的大闸蟹上屉蒸10分钟,葱去皮洗净切段儿,姜去皮洗净切丝。蒸好的大闸蟹切开,炒锅加入适量的油,爆香葱姜和辣椒圈,加入蟹块翻炒均匀,加入盐、胡椒粉、料酒、生抽等调味料调味即可出锅。


4、熟醉蟹


锅中倒入酱油600克,加入冰糖400克,加入陈皮、话梅、葱姜、八角、桂皮、香叶、白蔻、蒜头、干辣椒、花椒少许,锅加热将冰糖熬化,关火后加入上等花雕酒400克及梅子酒(白酒)30克,将蒸熟后的大闸蟹放入碗中晾凉,碗中加入熬好的调料汁没过大闸蟹浸泡4—6小时即可。

进食篇

1、螃蟹这些部位不能吃

除了坚硬的外壳,螃蟹进食和排泄的部位,通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杂物和细菌,是不能食用的。



· 蟹胃

是在蟹壳内前缘中央一个似三角锥形的骨质小包,可能残留螃蟹的食物残渣,不宜食用。

· 蟹肠

在蟹尾部,一条由胃到脐的黑线,是排泄通道,不宜食用。

· 蟹心

俗称“六角板”,藏在蟹黄中,是个白色的“六角形薄片”,脾胃弱的人吃了容易腹泻,不宜食用。

· 蟹鳃

分布在螃蟹腹部两侧,呈条状排列,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容易藏污纳垢,不宜食用。


2、死蟹、生蟹绝对不吃

螃蟹死后,体内细菌会迅速繁殖并分解氨基酸,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易引发食物中毒,即使煮熟也无法消除。



生蟹(醉蟹)可能携带肺吸虫等寄生虫幼虫,仅用酒、醋浸泡无法完全杀灭,存在感染风险,必须彻底蒸熟(水开后蒸15—20分钟)。


3、这些人不适合吃螃蟹

· 易过敏体质:螃蟹是“发物”,易诱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疹、荨麻疹,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腹痛呕吐,有吃蟹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人群不建议食用。

·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蟹黄中脂肪和胆固醇较多,“三高”人群、慢性肾病患者应适量食用,不然容易加重身体“负担”,诱发胆囊炎、胰腺炎。

· 感冒、发热的人群:食用螃蟹可能使咳嗽等症状加重、感冒难愈。

· 痛风患者、高尿酸人群: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极易诱发痛风。

· 孕妇:可少量食用,但务必彻底煮熟,且不宜过量,以免肠胃不适。

· 婴幼儿:婴幼儿胃肠功能还未发育完全,食用螃蟹可能加重孩子肝、肾负担。


4、蟹虽美味,可别贪多!

蟹黄蟹膏胆固醇高(每100克蟹膏含胆固醇200–466毫克),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1–2只。


5、品蟹可这样搭配

中医认为,生姜、紫苏、黄酒等性温,不仅可以缓解螃蟹寒凉之性,又可以解鱼蟹毒,同时还能增添螃蟹的风味。


避雷篇

1、这些不宜与蟹同食

· 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饮等,会加重寒凉,易导致腹泻。



· 富含鞣酸的食物:如浓茶、柿子等,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不易消化的凝块,可能引发腹痛、呕吐。建议进食后间隔1—2小时再喝茶。


2、吃蟹后引发不适,有这些小妙招

· 喝生姜水:生姜温胃,趁热喝,能缓解寒凉引起的腹痛。

· 用热水袋:温敷肚脐周围,能帮脾胃“回暖”,减轻腹泻。

· 吃清淡的:暂时清淡饮食,比如白粥、面条,忌油腻、生冷食物,让脾胃“休息”1—2天。


综合自新华网、央视网、人民网健康、上海发布、上海疾控、苏州发布

整理:陈 莎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