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曲艺传情润改造 法治入心启新生

转自:上海监狱 2025-10-26 11:57:32

曲艺传情润改造 

法治入心启新生

上海市新收犯监狱艺术矫治罪犯纪实

“竹板这么一打,守法改造记心下……”‌金秋十月‌,一监区活动室里,清脆的快板声伴着整齐的节奏回荡。这是“新一曲艺社”的服刑人员,在民警指导下排练法治主题节目的场景。‌

自今年成立以来‌,这个以传统曲艺为载体的矫治平台,让严肃的法治教育“活”了起来,为罪犯改造注入温暖力量。

#01

精准搭台:曲艺架起改造之桥

此前,一监区民警发现,单纯的法条宣讲难以深入人心,服刑人员也渴望有文化活动平台。‌恰逢监狱十月歌会需要特色节目‌,且民警马浩彦精通快板技艺。“有需求、有支撑、有契机”,“新一曲艺社”‌应运而生‌。

社团以“曲艺传情、法治润心”为核心,采用“自愿报名+小班教学”模式,筛选出态度积极、守纪律的学员。教学中,民警不仅传授持板、打节奏等技巧,‌更关注学员心理状态‌,及时疏导受挫情绪。

这种“有温度的教学”吸引了众多服刑人员主动加入。

#02

法治为魂:艺术融入改造之心

“学快板不只是学技巧,更是学做人。”民警马浩彦的这句话,‌道出了社团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摒弃传统段子,紧密结合服刑人员生活实际,将《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刑法》及“忠孝礼义”等元素融入其中。

从跟读《三字经》纠音,‌到学习完整作品练叙事‌,再到一对一实操指导,每一步都紧扣“改造”主题。赏析作品时,引导学员讨论“角色错在哪”;主题练习围绕“感恩家人”“改造心得”,让学员在反思中成长。‌

快板词渐渐成了学员们的改造承诺‌,法治精神‌悄然入心‌。

#03

成效显著:热爱照亮新生之路

如今,社团已形成“学习-实践-创作-展示”的良性循环。学员法治意识显著提升,从“被动学法”转变为“主动了解”,专注力和团队协作力明显增强,消极心态逐渐消散。积分制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原创节目和演出带动了监区文化改造氛围,‌改造之路越走越宽‌。

一监区还计划以“新一曲艺社”为起点,打造“文化改造”特色名片,‌每年编创1-2个快板节目参与监狱展示‌,同时带动汉字书写、泥塑等活动,构建多元矫治生态。“以前改造日子枯燥,现在盼着练快板,心里有奔头了。”一名服刑人员的肺腑之言,正是“竹板传法治,艺术助新生”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上海市新收犯监狱聚焦文化监狱建设,积极探索艺术矫治的攻心治本作用,不仅培育出“新一曲艺社”,还涌现出“西窗文学社”“励新龙鼓队”“爱生合唱团”“金山农民画兴趣班”等一批特色艺术矫治团体。这些团体丰富了监狱的教育改造手段,有效提升了教育改造质效,其中“新一曲艺社”正是监狱艺术矫治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银发映烽火,初心谱华章——上海市监狱管理局银龄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礼赞抗战精神

2、百日阅马竞风华!看上海监狱青年民警的“思想加速度”

3、新警上线!这些 “初体验” 藏在日记里(二)——师兄的备勤室里藏着“秘密”

编辑:许立春

供稿:新收犯监狱  李金龙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