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汇区大木桥路,以“小资格调、海派气质”出圈的玖时活力中心,凭借一站式购物体验成为区域商业特色地标。然而自2022年开业以来,非机动车停放混乱的问题却持续困扰这片“小而美”的空间。日前,斜土街道启动新一轮停车治理行动,周边乱停车现象减少,停车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停车秩序改观
早在玖时活力中心开业初期,北起肇嘉浜路、南至云洲古玩城的大木桥路西侧近150米路段,就成了非机动车乱停的“重灾区”。高峰时段大量外卖骑手车辆扎堆,叠加市民上班、购物及换乘轨交9号线、12号线的停车需求,非机动车挤占人行道、盲道现象频发,甚至蔓延至非机动车道,行人与车辆抢道的安全隐患突出。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斜土街道联合辖区交警、市容、城管等部门多次介入,但核心矛盾始终未解决——玖时并非大型商业体,先天停车空间不足。不少市民和骑手为省时间、图方便,仍选择违规占道停放,导致乱象反复。
电动自行车数量多
今年年中,斜土街道转变治理思路,联合玖时活力中心等单位,借鉴优秀经验,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为核心,打出一套精准化治理“组合拳”。
治理第一步从“摸清底数”开始。相关部门通过连续多周实地统计,详细记录非机动车流量高峰时段、车辆类型,精准锁定“午间外卖车扎堆、不同车辆混停挤占空间”等堵点。同时,街道组织多场座谈会,邀请周边居民、商场员工、外卖骑手面对面提需求,将“停车找位难、取车绕路远”等民生诉求,转化为治理方案的设计依据。
针对“空间不足”的核心痛点,治理团队从“增量供给”与“存量优化”双管齐下。经与玖时商场协商,在商场红线范围内挖掘潜力,于东北侧增设非机动车停车场,并专门设置外卖骑手专用“潮汐车位”——既满足骑手“距离近、取餐快”的效率需求,又避免与其他车辆抢空间。同时,重新优化大木桥路沿线停放布局,划分外卖车、共享单车、社会车辆专属区域,最大程度释放停车空间,真正实现“还路于民”。
释放停车空间
今年10月初,改建工程陆续完工后,治理并未止步于“硬件升级”,而是转向“长效管护”。斜土街道持续安排工作人员在午间和傍晚高峰时段现场引导,协助车辆有序停放,及时劝阻违规行为;同时,通过增设醒目标识牌、向骑手发放《规范停车告知书》、在商场出入口张贴提示海报等方式,强化“按区停放”的规则意识,帮助市民和骑手养成良好停车习惯。
如今,走进玖时活力中心周边,外卖车在专用车位整齐“列队”,共享单车有序排列,人行道、盲道全程畅通。更重要的是,此次治理构建起“街道统筹、部门联动、企业协同、各方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为城市小型商业体周边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让“小空间”释放出“大能量”。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