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画笔在画纸上飞舞,科技装置前闪烁着好奇的目光,律动教室传来欢快的节奏。38名特殊学生在这个崭新的校外天地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10月11日上午,果洛州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来自果洛州特殊教育学校的38名学生。他们在这里体验了创意美术、科技探索、音乐律动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感受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这是两个教育阵地的一次温暖交汇:今年9月1日正式开馆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上海援青资金支持建设的现代化教育场所;而果洛州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全国海拔最高的特殊教育学校,自投入使用以来,已为50多名特殊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沪果协作:两个教育阵地的使命交汇
中心内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生态体验、法治科普、音乐舞蹈等多种功能区域。而果洛州特殊教育学校,配有康复训练室、律动教室等专业设施。两个教育阵地虽侧重不同,但都致力于果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活动中心开馆仅一个多月,就迎来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体现了两大机构共同推动教育公平的决心。
课程体验:从艺术创造到科技探索
在创意美术教室,孩子们用画笔和彩泥自由描绘心中的美好世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展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情感和艺术潜能。这种艺术表达不仅是美育过程,更是特殊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科技探索馆内,新奇的科学实验装置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通过互动体验感受科技的魅力,这一场景与“科创校长空间站”的愿景不谋而合——让高原孩子也能线上接触前沿科学。音乐律动课上,孩子们通过简单的乐器和身体律动,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放松。针对学生特点,活动中心还安排了适应性体育活动和手工制作课程,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教育普惠:特殊教育的果洛实践
果洛州近年来持续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不断夯实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基础,优化教学环境。目前,果洛州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96.12%,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服务为补充”的教育格局。这种普惠理念也体现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计中。中心明确要打造“果洛青少年思想引领新地标、果洛青少年社会教育示范点、果洛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旗舰店”。
未来展望:共建青少年成长支持体系
本次交流活动为两个机构的持续合作奠定了基础。活动中心负责人表示,将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为全州青少年特别是特殊需要的学生群体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服务。随着沪果教育协作的深入,这种常态化交流机制将逐步建立。活动中心与特殊教育学校将携手开发更多适合特殊学生的课程,让他们能够定期参与校外教育活动。
从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教室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多元空间,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了新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融入社会的信心。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关爱,助力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来源:上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