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女性 > 文章详情

“国庆亲戚朋友聚会,我妈逢人就说我月薪两万,可我其实连正式合同都还没签......”

转自:上海女性 2025-10-09 12:55:45

来源:读者
作者:沐晴

十一回家,亲戚聚会成了我最大的“考场”。
饭桌上,姑妈笑眯眯地问我:“听说你现在月薪两万了?”我端着碗的手微微一颤,刚想解释,母亲在桌下轻轻踢了我一脚,抢着说:“这孩子谦虚,其实还不止呢!”
望着满桌的家乡菜,我忽然想起昨天刚到账的实习工资:3800元,刚好够付下个季度的房租。
窗外烟花绚烂,客厅里觥筹交错,而我却在这片团圆的热闹中,尝到了一丝谎言的苦涩。

今年国庆长假,恰逢中秋,正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

这几天,一位博主的遭遇引发广泛共鸣。

博主今年刚找到工作,正式合同还没签,妈妈就在亲戚面前宣传他年薪20万。

为了不让老妈丢面子,博主只好尴尬地点头默认,谁知这件事很快在家族群里传开了。

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什么时候买房结婚啊?”“以后就靠你啦!”“缺钱就找你借哦。”

更让博主难堪的是,他所在的行业,工资水平相当透明。

上网一查就知道,像他这样的实习生,月薪最高也就七八千。

再扣掉房租、伙食费等,一年下来,不向家里要钱就已经不错了。

博主大吐苦水,网友们也纷纷感慨:

“孩子年薪20万,听起来轻飘飘,却是父母在熟人社会里的‘社交货币’”;

“有些人啊,一辈子好像就为了一张脸,用虚假繁荣掩盖平凡的真相”;

“面子像一根刺,扎在两代人中间——父母怕丢人,孩子怕露馅”。

年轻时,对社交场合里的“场面话”没有太多体会。

后来才明白,面子就像一张越摊越大的饼,一口咬下去,硌得牙疼。

作家亦舒说过:“面子是最放不下,又最没用的东西。”

强撑出来的体面,换不来真正的尊重。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在踏实经营自己的“里子”。

千万别显摆,尤其在熟人面前

网上曾有一个有趣的话题调查:#当代社会10大傻事#。

其中,“在亲戚面前瞎显摆”排名靠前。

博主@草莓熊 就分享过一件烦心事。

几年前,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在徐州买了一套小两居。

交房那天正逢国庆,她一时兴奋,没忍住就在家族群里发了新房照片。

很快,七大姑八大姨纷纷点赞留言,祝贺她乔迁之喜。

有个婶子却酸溜溜地说:“一个姑娘家买什么房,以后嫁人还不是便宜婆家。”

博主一听,立刻反驳:“女孩子怎么了?好好赚钱、独立自主有什么不对。”

接着,堂哥又问:“你现在工资多少?月供还得起吗?”

为了不被看轻,博主谎称自己已是主管,月入过万。

话一出口,她自己心里也发虚,乔迁的喜悦顿时减半。

更没想到的是,当晚堂哥就打电话来借钱。可她确实没什么积蓄,只好支支吾吾地拒绝。

事情还没完——几天后,她竟被公司领导约谈。原来有人举报她“接私活、有不正当收入”。

几经周折才搞清楚,匿名举报的人正是堂哥。

这件事给博主上了深刻的一课,从此她再也不敢在亲戚面前多说自己的事。

商业顾问顾均辉曾说:

“和越是熟悉的人相处,越要懂得克制,一定要收起炫耀欲。如果实在忍不住,宁可对陌生人,或今后再无交集的人说。”

涉世未深时,我并不完全认同,还总相信亲戚之间的情谊。但随着年龄增长、经历增多,才体会到这话的深意。

人与人之间,无论关系亲疏,都难逃人性规律。

你风光时,那些萍水相逢的人顶多心里酸一下,之后便相忘于江湖。

而身边熟悉的人一旦心生嫉妒,就可能变成你生活中的一颗隐形炸弹。

熟人面前,最忌讳显摆炫耀,时刻记得收敛锋芒、保持低调。

把低调刻进骨子里,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面子工程”越大,吃的亏越多

前段时间重温电视剧《小日子》,看得人又气又无奈。

剧中,顾茉莉的婆婆在家说一不二,还特别爱面子。

老太太平生最怕的,就是被别人说“不好”。

儿子结婚时,为了做足场面,她坚持要在上海全款买房。

但上海的房价,普通家庭有几个能全款买得起?老两口东拼西凑,也只够买一套50平方米的老破小。

亲家本想补贴一些,让小两口换个大点的房子。但公婆生怕损了面子,怕被人说儿子结婚用了女方的钱,坚决拒绝。

结果茉莉结婚生子后,一家三代挤在50平方米的小屋里。狭窄的空间里矛盾不断,每个人都很压抑。

最终茉莉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

脸面本来轻如鸿毛,看得太重,就变成了肩上的大山。

人生路本就坎坷,再负重前行,只会步履蹒跚,甚至摔跤。

我有一位朋友,今年年初被公司裁员,失了业。为了养家,他不敢停歇,立刻去人才市场投简历。

恰逢毕业季,硕士、博士一大把,他毫无优势。只有几家小公司愿意给他销售岗位,工资甚至没有底薪。

朋友想到自己曾经是公司高管,放不下身段去做销售。

结果半年过去,他连一次面试机会都没有。

前不久,原公司有意请他回去。但他碍于面子,再次拒绝。

“好马不吃回头草”,他觉得回去很丢人,也怕被同事议论。至今,朋友仍待业在家,焦虑不堪。

我劝他:面子是虚的,生活是实的。

人生有丰年,也有荒年。

荒年到来时,死守面子只会寸步难行。

人最傻的,就是让面子越撑越大,却让日子越过越难。

人这辈子,千万别把自己活反了

《大西洋月刊》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指出:

社会中,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钱花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比如名牌包、服饰、电子产品等。

而高知人群,则更愿意把支出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健身、课程、知识付费等。

换句话说,越厉害的人,越注重生活的“里子”。

人活一世,爱面子可以理解,谁都希望被人尊重。但不同的人,对待面子的方式截然不同。

弱者把最不值钱的面子看得比命还重;强者则早已放下无用的面子,活出了扎实的里子。

前不久,一个名为#都忘了自己从前是干什么的#系列视频火了

不少在景区摆摊、深夜送外卖的人,晒出自己曾经做白领时的照片。

原来,这么多人早已放下所谓的面子,脚踏实地赚钱生活。

有名校硕士为了更高收入,转行成为修脚师;

有211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坦然应聘火锅店店员;

还有曾经的私募公司老总,失业后为养家开起了网约车;

也不乏一些主持人、明星,摘下光环投身直播带货……

即便有人议论“掉价”,但我觉得,这些人才是真正活明白了。

主持人涂磊说过:“面子在没有实力支撑的时候,是不存在的,因为你没有里子。”

越是普通人,越不能被面子绑架。生活本来就不轻松,我们必须轻装上阵。

真正的强者,清楚何时该挺直腰杆,何时该弯腰做事。

写在最后

说实话,年轻时我也很要面子,希望别人高看我一眼。于是拼命学习、工作,想攒足被人称赞的资本。

但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装”了,甚至打肿脸充胖子:

手头紧却买名牌包充门面;没考下职称,却谎称已通过。

结果生活处处是漏洞,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焦虑不堪。

后来实在累了,索性不再伪装,反而没人轻视我,自己也轻松多了。

就像这个假期,我没有报高价旅行团,也没买天价月饼。

安静地陪在家人身边,好好休息几天,身心都感到舒适。

杨绛先生曾说: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面子再重要,也比不过踏实过日子;

面子再光鲜,也比不过内心的自在和坦然。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先活好里子,再赢来真正的面子

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