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嘀!”电梯门正要合拢,急促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摄像头精准锁定试图推入的电动自行车。走进奉贤区金海街道,这样的“智慧梯控”已成为746部电梯的标准配置。然而,这仅是金海这座“韧性之城”的一处缩影。从秒级响应的用电监测,到终结“多头跑”的纠纷化解“终点站”,再到24小时值守的防汛“电子哨兵”,面对生产安全、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多重挑战,这个地处上海之南的街道,以精细化治理为戟、以机制创新为盾,把“安全”写进居民的日常呼吸。
1.21万个充电接口,车桩比达到1:1.1,让非机动车充电不再难
“以前最怕电动车推进楼道充电,现在电梯‘认车不认人’,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李阿姨指着新装的智慧梯控系统介绍道。据了解,这套系统不仅能阻车入梯,还能在人员被困时自动报警,应急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在独居老人王大爷家,小巧的智能烟感报警器静置屋顶。“街道免费安装的,还教会我使用灭火毯。”王大爷欣慰地说,“孩子们在外地工作,这下安心不少。”目前,此类“安心守护”已覆盖164户特殊家庭。
城运中心大屏上,“电力脉象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跳动着居民楼用电数据。“这如同为电路配备了‘健康手环’。”工作人员指着一处突然波动的曲线解释,“一旦电流、电压出现异常波动,系统可提前预警过载或短路风险。”据悉,这套创新系统已成功帮15户居民避免了潜在的“火烧连营”。
更让小编意外的是街道的“未病先治”能力。告别传统检查,街道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为小区做深度“安全体检”,像医生一样“查病因”,而非仅“治症状”。今年以来,18处重点隐患挂牌治理,责任到人、限时整改,形成“发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
面对电动车安全难题,街道摒弃简单“一禁了之”。“堵疏结合方为治本之策!”居委主任带着小编参观新建的集中充电棚,“我们在严查销售维修源头的同时,着力解决‘充电难’问题。”数据显示,街道已建成514处充电场所、1.21万个充电接口,车桩比达到1:1.1。末端管理上,通过联合夜查行动(累计出动237人次,覆盖检查小区47家次),严厉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有效遏制“进梯入户”“飞线充电”等乱象。
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金海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居民烦心事
社会和谐稳定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维度。走进金海街道综治中心,“贤城汇治”的标识格外醒目。这里整合了9个部门资源,目标是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烦心事”。
“以前讨薪要跑劳动监察、信访办,现在窗口全在一起!”刚拿到调解协议的装修工老刘感慨。劳动调解、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常驻”“轮驻”窗口有序排开,城建、房管等部门则“随叫随驻”。中心上半年受理调处各类纠纷756件,其中劳资类纠纷606件,劳动欠薪化解率超70%。
调解室内,一场由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公益律师和巡回法庭法官组成的“三所一庭”联合调解正在进行。民警刚核实完租房纠纷细节,律师立刻跟进法律条款解读。“‘三所一庭’不是简单拼盘。”中心负责人指着调解协议说,“民警查事实、律师给方案、司法核程序、法官赋效力,形成闭环,公信力更强。”她回忆,曾有名农民工因欠薪欲跳楼,正是这套机制联动公安稳控、劳动监察约谈企业,2小时内促成工资支付。
反电信网络诈骗分中心的宣防室内,居民正亲身体验“刷单诈骗”场景。“被骗过才知痛,不如亲身体验识破它!”反诈专员介绍。作为全区首个街镇级反诈中心,创新实施村居干部跟班学习制,运用“预警-劝阻-宣传”工作法,至今已成功劝阻3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最令小编触动的是妇儿维权站。心理咨询师轻声安抚着一位家暴受害者:“这里既是维权站,也是‘心疗室’。法律帮您维权,我们帮您疗伤。”检察官工作室则采取“释法理+讲情理”模式,检察官定期进驻,“老娘舅”配合调解,力求案结事了。
“宁愿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住在金海很安全
正值汛期,小编跟随金海街道防汛指挥部成员来到防汛物资仓库内,1930件装备分类码放。“阻水袋、挡水板、高扬程水泵等都必须‘能用、好用’。”工作人员正认真检查设备状态,“宁可备而不用,绝不能用时手足无措。”街道设置的4处安置点配备折叠床、投影仪等,“要让避险群众感受到温度。”工作人员补充道。
在金水苑小区内积水点,曾经的“逢雨必涝”已被根治。“秘诀是党建联建!”街道第二综合网格党支部书记指着新修的排水管介绍,他们联合区水务局机关党委开展“会诊”,彻底疏通“肠梗阻”。头顶传来嗡鸣声——一架无人机正巡查高空坠物隐患。“恒隆社区GRC装饰条、养老院屋顶螺丝都是它发现的。”他说,“人工难查的死角,科技来补位。
回到城运中心,17个防汛监控画面在大屏轮播。“这是我们的‘电子哨兵’!”值班员切换着河道水位、路面积水实时画面,“7类感知设备+城运平台整合分析,重点点位24小时智能巡屏,险情早发现、快处置。”他轻点鼠标,一段桥梁下穿隧道的实时影像清晰呈现。
从科技赋能的“智慧梯控”“电力脉象”,到机制创新的“贤城汇治”“三所一庭”,再到强基固本的“物资保障”“隐患排查”,作为全区首家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优秀实践区,金海街道的探索揭示了一条城市安全韧性建设的清晰路径:科技赋能精准“排雷”、机制创新凝聚共治合力、强基固本筑牢安全根基,最终落脚于“人民至上”的初心。当安全成为可感知的细节、可依靠的机制,这份融入日常的“安全感”,正是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最动人的底色。
特约通讯员:张紫屿(金海街道)
编辑:王鹏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在教材的光影里,书写语文的温度丨《奉贤报》月末聚焦
国庆假期反向旅行受热捧,奉贤田野咖啡成打卡新宠
寒露要防暑?同在上海,这里今年的高温日比市区少了41天!
这个国庆档,您看电影了吗?
藏不住了!这个村,竟然藏着一个草地网球“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