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简历切忌“用力过猛”

转自:上海宝山 2025-10-09 11:15:22

小李是一名海归硕士,回国找工作时听说需要一份包装精美的简历,于是认真盘点了自己的学习及实习经历,使用AI工具对这些经历进行润色,最后选择了漂亮的模板,组成了一份标准四件套,即封面、求职信、简历(3页)、封底。线上采用压缩文件的形式对简历进行打包投递,线下彩色打印装订成册后参加了许多大型招聘会。但是企业似乎对她的简历并不感兴趣,即使专业对口也很少能够获得面试机会。这让小李很郁闷,不是说简历越详细越好吗?

小李对简历的重视程度值得肯定,但进入了化简为繁的误区,所谓“简”历,需要使用最真实且精炼的表述方式,将自己的能力、特长,与岗位的契合度充分展示出来,让人一看就懂。我们看看小李的简历具体有哪些地方“用力过猛”吧:

01

包装过于花哨

传统的四件套简历看起来美观,但华而不实,HR在筛选大量简历的时候,几乎不会在封面和求职信上做停留,过多的外部包装反而会让简历的主体弱化。因此简历一定要“简”,一方面体现在呈现方式上,应届生的简历一般来说一页A4纸即可,排版也无需过于花哨,简约风格即可;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字内容上,尽量使用提纲式的书写,避免写“小作文”,重点信息加粗,使人一目了然。简历书写完成后,使用PDF格式保存并投递。

02

无效信息过多

为了让简历内容更丰富,小李也是动足了脑筋,教育背景详细罗列了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及研究方向;校内及社会实践也是事无巨细,均详细记录。这也导致了小李的简历足足有3张A4纸,且写得密密麻麻。事实上,这样的简历也让HR很头疼,一时间很难发现该应聘者是否与招聘岗位适配。相信小李的简历中也不乏一些内容与应聘的岗位高度契合,但是被淹没在了更多的无效信息中,难以凸显。就拿大学所学的课程举例,只要罗列与目标岗位高度相关的专业课程即可。同样的工作实践经历也需要突出与目标高度契合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这样可以省去许多无效信息,让重点更突出。

03

描述可信度低

小李的简历由于经过了AI的润色,实习的工作内容显得非常充实且专业,但问题是AI味过浓,经不起仔细推敲。例如短短一个月的实习期,从简历上看她已经熟练掌握了该技术岗位的所有核心技能,并有了实际的操作经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经验的HR就会质疑简历本身的可信度。事实上,当小李被职业指导师问及简历中出现的专业工具时,也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简历即使侥幸进入面试也会很快穿帮。简历最重要的是“真”,制作完成后需要确保上面书写的每一条内容都经得起提问,涉及的每一个工具都会使用,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才是上策。

各位求职者,看到这里,不妨把自己的简历拿出来,看看是不是“用力过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