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直接关系着市民的日常出行和居住体验。记者从区市政和水务管理中心获悉,日前,虹口部分背街小巷已完成改造提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市路灵新小区弄堂位于虹口区新市路周边,总长约252米。改造前,道路为混凝土路面,因使用年限较长,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此外,因道路狭窄,停车位紧张,居民停车难问题突出。
此次改造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罩,改为沥青路面,提升了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度。同时,结合属地街道和周边居民意见,适当调整人行道宽度,拓宽车行道,增加路边停车位,有效缓解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题。
▲改造前
▲改造后
此外,对沿线小区的雨水立管也进行了纳管改造,改善了区域排水状况,避免了雨季积水问题。
▲雨水立管完成纳管改造
场中路609弄背街小巷总长约166米,沿线有汽车修理厂、快递中转站等,车流频繁。改造前路面为混凝土材质,因使用时间较长,出现裂缝、坑洼等问题,且雨污水排放不畅,导致道路经常积水。
此次改造将路面改为沥青材质,提高了耐久性和抗滑性;路侧新建DN600污水管,雨水口增设截污挂篮,既提升了排水效能,又可有效拦截垃圾、保持管道畅通。
▲改造前
▲改造后
为最大限度减少交通影响,施工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行”的方式。项目还响应快递站需求,进行了排水管道改造,解决了快递站的排水问题。
▲施工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行”方式
此外,原解放路(长约177米)和凉城路1341号北侧通道(长约36米)也完成翻新,进一步优化了街角空间利用,提升了区域整体形象。
▲原解放路(改造后)
▲凉城路1341号北侧通道(改造后)
背街小巷的优化升级,与居民生活紧密相连,更是城市治理精度和温度的体现。未来,虹口区将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持续推动此类微更新项目,让更多街角巷陌走得顺心、看着舒心。
记者:陈怡
图片:陈怡、区市政和水务管理中心、上海虹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新虹口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编辑: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