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全国一等奖!嘉定学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

转自:上海嘉定 2025-10-09 08:14:10

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全国总决赛中,一部聚焦从嘉定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的作品《Retrospect:The Diplomatic Backbone Emerging from Jiading's Ancient Town 溯往昔:嘉定古镇走出的外交脊梁》荣获全国一等奖。

作品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兰岚、周子欣、黄孝茜组成的团队创作。历经4个月的初筛、复评等多轮严格选拔,全国6000余件参赛作品中,仅有124件作品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凭借其独特的乡土视角与深刻的文化传播价值,作品成功斩获全国一等奖。

兰岚在决赛现场

谈及创作灵感,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提到在嘉定的求学与生活时光。一次偶然的州桥老街之行,让顾维钧纪念馆走进了她们的视野。“顾维钧先生巴黎和会的据理力争和在近代外交舞台的坚守深深触动了我们。兰岚说,“我们想把这位从家乡走出去的外交先辈介绍给更多人,让大家通过他的故事,读懂嘉定深藏的文化魅力与厚重历史底蕴。” 

在创作过程中,三人各司其职,也各自面临着难关负责配音的兰岚,需要精准把握脚本中大量历史专有名词的发音与叙事的情感基调,每一处都需反复斟酌专注后期的周子欣,为让镜头语言贴合历史叙事,常对素材逐帧调整节奏,精心打磨每一个转场。承担文稿与PPT制作的黄孝茜,则需要在梳理顾维钧生平史料时兼顾准确性与故事性,让文字既能支撑视频内容,又能在展示环节清晰传递作品核心思想。

荣耀背后,是近半年的潜心打磨。兰岚回忆道:“我们团队经常聚在一起,对作品进行逐段审阅与打磨。配音不到位就重录,剪辑节奏不流畅就调整,文稿存疑就立刻查阅史料修正……正是这样反复推敲,才一步步打磨出了最终的作品。”

团队指导老师陈慧美表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嘉定文化切入,作品因真挚的情感而更具感染力。同时,他们运用外语作为工具,将本土故事转化为世界都能读懂的故事,这正是我们的教学初心——让地域文化拥有国际表达,让中国故事跨越语言的屏障,直抵人心。”

通讯员:钱奕迪
编辑:倪丹丹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