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镇路的清晨,总被一阵熟悉的蒸汽香唤醒。藏在居民区里的法华汤包馆,从清晨六点到晚上八点,食客往来不绝——老客熟门熟路点单“一笼鲜肉汤包配老鸭粉丝汤”,年轻人举着手机打听“蟹粉汤包还有吗”,这家经营近20年的小店,早已成了长宁人舌尖上的“烟火地标”……
法华镇路的市井烟火里,法华汤包馆凭借着好滋味,成为了周边不少居民的美好记忆。20年前,这家原名南京汤包馆的店铺在此扎根,从最初的居民区窗口小馆,慢慢做成如今桌椅整齐的临街小店。没有华丽装修,木质桌椅、简单的菜单板,墙上贴满食客的手写好评与合影,处处透着“家常不客套”的亲切,也见证着周边街坊从孩童到成年的味觉成长。
“皮薄、馅大、汤清”,是老客们对法华汤包的“认证标签”,这背后藏着二十年不变的匠心。后厨里,老师傅们手工擀皮,手腕力道拿捏精准,面皮薄得透光却不易破;包汤包时必捏18道褶,褶纹均匀得像精心叠过的纸,透着老手艺的讲究。馅料只用凌晨新鲜采购的猪肉,搭配慢熬4小时的猪皮冻,熬好后还要仔细去油,所以咬开汤包时,鲜汁迸发却不腻口,满口都是肉的鲜香。
店里的汤包既有“老味道”,也藏着“新惊喜”。经典款里,12元一笼的鲜肉汤包是“常青树”,肉馅紧实弹牙,葱姜香恰到好处;蟹粉汤里蟹肉的鲜与肉馅融合,一口尝得到秋天的滋味;喜欢清新一些的口感,荠菜汤包绝对是好选择——一个个小包子透着皮就能看到蔬菜的绿色。吃起来嘴里充斥着荠菜的清甜和鲜肉的醇香,虽然汤汁比起鲜肉汤包略少,但却有种独特的清爽滋味。
除了汤包,店里的老鸭粉丝汤堪称“隐藏王牌”,是老客们的“标配搭档”。汤锅里的老鸭每天慢炖4小时,汤色清澈却鲜得醇厚,几乎看不到油渍;盛碗时,鸭胗、鸭肠、鸭血、豆腐泡满满当当铺在粉丝上,粉丝吸饱汤汁后,每一口都透着鲜。“一笼汤包配一碗汤,三十多块钱吃到撑”,这是食客们对小店性价比的一致认可。
如今的法华汤包馆,没有华丽的装修,却凭着二十年不变的味道和实在,留住了一代又一代食客。饭点时,小店里满是欢声笑语,老街坊边吃边聊家常,年轻人边拍边分享美食,蒸汽氤氲中,满是长宁烟火气的温暖。这里的味道,不仅是舌尖上的鲜美,更是刻在记忆里的家常,是属于法华镇路、属于长宁的独特味觉印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摄影:甘力心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