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保障国庆期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平稳有序运行,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委社会工作部等单位持续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闵行区区级机关志愿者坚守岗位,热忱接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情,温暖八方旅客。
9月30日起,“今日闵行”“闵行组工”与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推出“春申机关先锋·党员在行动——国庆期间志愿者手记”。
国庆假期的虹桥枢纽,始终涌动着奔赴团圆与出行的人潮。作为闵行区人社局的“蓝马甲”志愿者,他们循着“春申机关先锋・党员在行动”的号召,驻守在站内的服务点位,用熟悉的枢纽布局、耐心的沟通回应,为每一位有需要的旅客纾解难题。
傍晚的虹桥火车站,广播里循环着国庆安全提示。区人社局志愿者奚嘉衡突然被轻轻拍了下肩膀,抬头一看,是位外国男子,手里举着手机,屏幕上写着“网约车上车点”,脸上满是困惑。“Hola?(你好?)”奚嘉衡试着用同样的语言先打了声招呼,男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连忙点头,他展示着手机里的网约车订单,嘴里念叨着“滴滴”“pick-up”。接过手机,快速确认了上车点方位。他一边用手比划方向,一边用简单的英语解释:“About two-minute walk from here.”男子对着志愿者比了个“OK”,用不太标准的中文说:“谢谢!”——原来一句简单的外语问候,能让跨越语言的求助,变成一次温暖的相遇。
“请问……附近有适合带孩子吃的餐厅吗?”一位男士手里拎满了行李,语气里满是疲惫。区人社局志愿者张超听后先是询问:“您家孩子有没有忌口呀?比如不吃辣,或者更爱吃面、米饭?”男士愣了一下,笑着说:“没想到你问得这么细!孩子不吃辣,最好能快点上菜。”张超立刻点开餐厅推荐软件开始翻阅挑选:“您看,从这儿直走右转,有一家连锁面馆,面煮得软,人不算特别多,带孩子吃很方便;要是想吃快餐,面馆旁边就有一家。”“面馆挺好的!太谢谢你了!”男士立刻拿定了主意,连连道谢。——原来一份能少走弯路、贴合需求的安心,才是指引里最暖的部分。
“你好,请问,你知道停车场从哪走吗?”一位阿姨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攥着手机,声音带着几分焦急,“我儿子在那等我,我绕了两圈都没找着入口。”区人社局志愿者姚雨清立刻伸手接过阿姨手里的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和儿子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是“我在P10上夹层电梯口等你”。她用手指沿着路线慢慢划:“您看,咱们从这条路直走到底左转就能看到P10的指示牌,进去后乘坐电梯到BM1层,您到那再跟儿子联系,肯定能接上。”阿姨眉头渐渐舒展开,回头挥挥手,又说了声“谢谢你啊”,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原来一句礼貌的问候,能让陌生的求助变得这么暖。
志愿者的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回细致指引,都藏着“人社为民”的初心。旅客接过路线时舒展的眉头、转身时回望的笑脸,这些细碎的瞬间都无比动人。这个国庆,虹桥枢纽的人潮里,“蓝马甲”不是最耀眼的风景,却是能帮人卸下匆忙的“定心丸”。他们用真诚的回应、务实的帮助,让人社服务的温度顺着旅途延伸,让每一段奔赴团圆或远方的路,都少些慌张,多份踏实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