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人Murat Erbaytan曾经是一名职业模特,2002年,一场世界男模大赛把他带到了上海,从此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
13年前,Murat在静安区昌化路上租下一处不大的空间,改建成一家CrossFit(注:一种起源于美国的高强度混合体能训练体系)健身房。如今,这家名为
MeWellness
的健身房已被健身圈公认为中国最好的CrossFit健身房。MeWellness的会员从最初九成的老外构成到如今中外占比呈四六开,Murat曾把学员们各自国家的国旗贴在健身房墙上,最多的时候,墙上出现了整整25面国旗。
事实上,
这里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
健身房
,而成为了一个让所有人
能找到
归属感
的真正意义上的
国际社区
。回过头看,Murat认为,将健身房选址在静安区是自己获得成功的众多因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为静安宜商宜居的环境,自由开放的氛围,一直吸引着不同国家的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一起来看Murat的自述:
我曾经专注过很多运动,比如游泳、打篮球,这为我日后开健身房并亲自带教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后来,我进入了模特行业,这让我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也成了我最初来到中国的原因。当年,我在土耳其的最佳模特大赛中获得亚军,获得参加世界总决赛的资格。总决赛在上海举行,于是我来到这座城市,参加了Manhunt世界男模大赛。
那是2002年,这一来,就再也没离开过上海。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经营一家健身房是一种必然。
我喜欢和人交流,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喜欢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由于我体育方面的背景,曾跟许多优秀的教练共事过,我一直很钦佩他们,他们在我成长中给予了很多帮助,不仅是在运动层面上,也是在做人的层面上。我很早就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健身房。随着时代进步,
大家开始逐渐意识到健身的必要性,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且,在上海的外国人很多。
开始的时候,我办了一些专门针对女性的训练营。当时我们没有自己的场馆,大家就在公园里锻炼,徐家汇公园、静安公园……我们成了一群最熟悉上海公园的老外。
渐渐地,会员发展到了60至80人的规模。然后,她们的先生和男朋友也慢慢加入了进来。我们就有了80到100名左右的会员。
因为室外训练受气候条件影响巨大,我开始着手找一个室内的场所,并最终选定了昌化路。
我考察了很多其他区域,这里的地段和房租性价比最高。正好也是那段时间,有朋友给我看了一段CrossFit的视频。当时这种锻炼方式刚开始在世界范围里流行起来。我心想:这就是我喜欢的,我喜欢它的教学方式,也喜欢它的社群氛围。
这就是你们眼前这家健身房的来历。
一开始,我们甚至没有其他教练,所以我只能一个人带教所有课程,那时非常辛苦。有一阵子,我甚至在健身房里睡了差不多一个月。
因为每天晚上9点半下课,然后第二天一早5点多又得回到健身房,早上6点就要上课了。正好我在楼上有张舒服的沙发,于是我想与其回家折腾个把个小时,不如就在需要的时候,在健身房里眯上一个小时。任何创业都是艰难的,在我创业初期,向人们推广、解释CrossFit的概念,就连找到优秀的教练这些事情都非常有挑战性。一开始,这完全是一次豪赌,但最后成功了。
我们2013年刚起步时,百分之九十的会员都是外国人。后来外国会员和中国会员的比例逐渐变成了八二开,七三开,现在差不多是六四开。我对此感到超级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在我们这个社群里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并没有所谓“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区分。
我们就是一个社群,大家都是MeWellness社群里的一员,我们之间得以建立起跨越各种国籍的关系,这真的很了不起。
我觉得和其他健身房相比,我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创造的文化,我们坚持的品质以及我们吸引来的人,那都是一些愿意投入、能坚持的人们。
我从来没有预想过这家健身房五年、十年以后会怎么样,我只是每天都坚持做对的事,自然就会积累起势能。
谁知道呢?也许以后我还能再开一家分店,甚至两家,如果市场情况理想的话。但现在我的重心就是尽量保持这家健身房最好的品质,然后,如果有扩展的机会我再考虑扩展。我并不贪心,对眼下的生活非常满意。
在静安区,我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也享受着生活。
在这里度过了这么多年,我见证了这片区域的转变。我觉得静安现在正经历着更新,你每天都能看到一点进步。这里吸引我的另一点,就是到处可见娱乐休闲的场所。在我们健身房步行距离可达的地方,既有MOHO这样的大型商场,也有很多小而精致的餐饮店。比如,武定路上新开的咖啡店Cute Cube,我喜欢坐在那里的台阶上喝杯咖啡,随意看看街景就很满足;晚上,我则喜欢和朋友去Malabar和陕康里的So Mezze安静小酌几杯。
这些地方深受和我一样的老外们的欢迎,有时候我甚至会恍惚觉得自己在国外的某个城市,上海静安就是这样国际范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