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破题之钥”,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实行专项行动,是着力破解物业治理“老大难”问题的有力举措。4月底,全区召开了嘉定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下发了《嘉定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拟通过建组织和建机制同推、党建引领和行业管理联手、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并重等举措,全方位加强党对小区治理的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善治的生动图景。6月27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办”系列报道,蹲点报道部分街镇、小区的经验做法。
“你看这新规划的花园多整齐,比以前咱们种的好看多了!”近日,汇旺社区36号楼门前的小花园迎来了新生。原本杂乱无章的绿植变得错落有致,沿着鹅卵石步道次第铺开,几位居民正蹲在花丛边,跟着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学习修剪花枝的技巧,阳光把“邻聚百花园”四个字映照得格外鲜亮。
居民自治:从“泥泞小径”到“暖心小路”
“邻聚百花园”的前身,要从36号楼门前那条“邻邦步道”说起。由于入户步道设置不合理,居民为抄近路频繁穿行绿化带,久而久之,绿茵地上被踩出一条裸露的小径。为了破解入户难题,也美化楼组环境,汇旺社区启动“BU”计划,由楼组居民们亲手设计、铺设了一条28米长的鹅卵石步道,并在周边栽种花卉、添置装饰,将原本杂乱的转角改造成了人人共享的“微型花园”。
翻新改造前
但随着时间推移,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逐渐显现。你种你的月季,我栽我的绿萝,浇水施肥全凭热心人自觉,有的花枯了没人管,有的长得太茂盛挡住了路。36号楼楼组长胡敏多次提议想把花园进行翻新,由于缺少专业的设计规划,一直难以推进:“咱们这花园底子好,就是缺个章法,要是能好好规划一下,肯定能更漂亮。”
共建共治:从“无序生长”到“专业规划”
为了让这处暖心的转角花园重焕活力,社区启动“JIA门口3.0”计划,在小区内广泛挖掘达人,希望为花园改造找到“专业助力”。转机很快出现——36号楼居民张晔,恰好是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老师。得知社区的改造困境,她主动参与进来:“我来对接艺术设计学院的老师,我听说环境设计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很专业,也做过相关案例,肯定能帮上忙!”
很快,天华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老师和同学们来到花园。“这个角落日照充足,适合种宿根花卉。靠近步道的位置可以做花箱,既美观又不占空间。”环境设计专业主任李建斌蹲在地上画草图,并且细致地询问周边居民的意见,“花园得接地气,既要好看,更要方便居民打理。”
设计图
居民议事会上,天华学院的学生们拿出设计效果图时,居民们都眼前一亮。错落的花卉色彩层次丰富,蜿蜒的石子路穿梭其间,颇具艺术气息,完全契合了居民们的期待。
深度合作:从“花园焕新”到“美育扎根”
施工当天,现场热火朝天。“往左挪一点,和前一块齐平才好看!”年轻小伙搬石板,细心的居民阿姨在后面帮忙调整位置。学生志愿者们捧着花苗,小心翼翼地放进挖好的土坑……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座精致的小花园在众人眼前完美落成。
为了维护花园美貌,居民们组成“护花小队”,轮班修剪、浇水,天华学院学生组成“青鸟志愿者团队”,定期来花园巡查养护。“上周我还跟着学生们学了如何修剪月季,原来剪错枝会影响开花。”居民孙即业拿着剪刀比划着,满脸成就感。
“每天回家走在这条石子路上,看着两边的花儿草儿长得好,心里也敞亮。”胡敏说,“因为居民们看得紧、管得勤,花园里的花草几乎没有被偷摘的情况。”
“‘邻聚百花园’的改造不仅改变了一处角落的模样,更是居民自治与校社共建的深度融合。”汇旺社区党支部书记樊芳说,“今年,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教育实践基地也在我们社区落地。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学校资源以及社区自治力量,开展更多微改造项目,让美育融入社区生活。”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