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创立一百年,被定为国际量子科技年。刚刚,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授予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H·德沃雷特(Michel H.Devoret)和约翰·M·马丁尼斯(John M.Martinis),“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和能量量化”。
评委会认为,获奖者们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量子世界的奇异特性可以在一个足够大到可以握在手中的系统中具体化。他们的超导电气系统可以从一种状态隧道进入另一种状态,就好像它直接穿过墙壁一样。他们还表明,该系统以特定大小的剂量吸收和发射能量,正如量子力学所预测的那样。
约翰·克拉克,1942年出生于英国剑桥。1968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米歇尔·H·德沃雷特,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82年法国巴黎南大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约翰·M·马蒂尼斯,生于1958年。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他们在芯片上的实验揭示了量子物理学的运作
物理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一个系统的最大尺寸究竟有多大才能展现量子力学效应。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利用一个电路进行了实验,在一个大到可以握在手中的系统中,他们同时展示了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量子能级。
量子力学允许粒子通过一个称为隧穿的过程直接穿过势垒。一旦涉及大量粒子,量子力学效应通常就会变得微不足道。诺贝尔奖得主的实验表明,量子力学特性可以在宏观尺度上具体化。
1984年和1985年,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H·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和约翰·M·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利用由超导体构成的电子电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超导体是一种能够在无电阻的情况下传导电流的元件。在电路中,超导元件被一层薄薄的非导电材料隔开,这种装置被称为约瑟夫森结。通过改进和测量电路的各种特性,他们能够控制和探索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现象。带电粒子在超导体中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其行为就像一个充满整个电路的单个粒子一样。
这个宏观粒子状系统最初处于一种无电压、有电流流动的状态。系统被困在这种状态,仿佛被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所阻挡。实验中,系统通过隧穿效应成功逃脱零电压状态,展现出其量子特性。系统状态的改变可以通过电压的出现来检测。
获奖者还可以证明该系统的行为方式符合量子力学的预测——它是量子化的,这意味着它只吸收或发射特定数量的能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奥勒·埃里克森表示:“能够庆祝百年量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真是太棒了。它也意义非凡,因为量子力学是所有数字技术的基础。”
计算机微芯片中的晶体管是我们身边成熟的量子技术的一个例子。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机遇,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
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依据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95年的遗嘱设立的五大诺贝尔奖之一,旨在表彰在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该奖项由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自1901年起首次授予获奖者。其评选规则明确要求,获奖者的贡献必须“经受住时间的检验”,这也使得诺贝尔委员会常常在相关科学发现问世数十年后,才会为其颁发这一荣誉。
其中,诺贝尔奖官网列举了三项改变物理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X射线、照相技术、节能灯。
节能灯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机技术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上海科技综合整理自: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央视新闻、环球网等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