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是中秋节,许多市民游客走进浦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验传统民俗、传递文明新风;在浦东文化馆,伴随着国风雅乐穿越时空,感知古人千年前的吟唱;步入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亲手制作灯笼、体验漆扇工艺……欢度佳节,浦东举办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共聚一堂,共享团圆。
体验传统民俗 传递文明新风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情更浓。10月6日,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一场以“月满浦东 文明共鉴”为主题的沉浸式中秋文化活动在此举行。市民们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民俗体验,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互动实践中传递城市文明新风。
“我承诺反对浪费,光盘行动我践行”“我承诺安全城区,你我共同守护”……活动中,家长带着孩子们认真阅读“反对浪费”“守护安全”等文明公约,郑重地将象征承诺的贴纸贴上墙面,并领取集章卡,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之旅”。“这样的入场方式很有仪式感,让孩子在游戏中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带着女儿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张女士表示。
中秋佳节,自然少不了传统民俗的趣味。灯谜区内人头攒动,一条条谜语引得大小朋友或低头沉思、或热烈讨论。一旁的月相图展板,直观揭示了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将天文知识与节日文化巧妙融合。“不仅是中秋节的知识,还有一些关于月球的知识。”小朋友秦若曦说。另一位小朋友赵伊涵也表示:“我在这个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文化知识。”
中秋游戏互动区更是欢声笑语不断。“玉兔套圈”前排起了长队,孩子们瞄准目标,期待一击命中;“海底捞月”处,参与者全神贯注,考验手眼协调的同时更添佳节趣味;“投壶邀月”场地则弥漫着古风雅韵,青年们一试身手,体验着古人月下游戏的从容与雅致。这些互动不仅点燃了现场的火热气氛,更让参与者在欢声笑语中切身感受到传统民俗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最温情的环节莫过于“灯影月魂”主题花灯制作。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与家长合作,动手绘制、组装,让一盏盏精美的花灯在指尖绽放。
家长薛聚对活动的设置赞不绝口,他表示:“活动项目非常丰富,让小朋友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
这场中秋活动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美丽邂逅——市民们在活动中既感受到了“月圆人团圆”的温馨喜悦,也体验到了“文明共践行”的责任担当。
聆听国风雅乐 感受古人吟唱
中秋佳节之际,浦东文化馆开展“我们的节日”《月是中秋明——古诗词专场音乐会》,以一场琼章雅乐让市民朋友穿越时空,感知古人千年前的吟唱。
音乐会在《春江花月夜》的演奏声中拉开帷幕。琵琶、古筝与钢琴的合奏,呈现出中西结合的独特魅力。背景大屏上,播放着与乐曲相关的古诗词和画面,使观众更有在古诗词意境里徜徉的感觉。
随后,《琵琶行》《在水一方》《菩萨蛮》《江畔独步寻花》等以古诗词为创作背景的乐曲先后上演。无论是“春江潮水连海平”的静谧、“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精湛,又或是“蒹葭苍苍”的美好、“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留连戏蝶时时舞”的自在,都在古人的笔下生花,又在中秋佳节的琴声中婉转悠扬。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音乐体验,让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在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华礼乐文化的深厚底蕴。”
动手做个灯笼 听场戏曲串烧
中秋佳节,怎么少得了热闹的游园会?从充满童趣的亲子活动到温馨的传统民俗体验,居民们今天在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尽享团圆欢乐,感受浓浓的家国情怀。
佳节的氛围从上午便弥漫开来,居民们亲手制作灯笼、体验漆扇工艺,在传统技艺中感受中秋韵味。
“非遗拓印”“非遗文创”“非遗编织”“捏塑”……一个个摊位前,在家长带领下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兴奋不已。“让他了解一下传统习俗,这个中秋过得特别有意义。”陪着儿子前来体验的王女士笑着说。
另一旁,带着狮头装饰的机器狗不停地做出各种舞狮动作,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孩童的围观。这也是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到了晚上,一场集“爆笑表演、亲子手作、视觉盛宴”于一体的“滑稽小丑的魔术泡泡”在中心四楼小剧场上演。上海杂技家协会会员、滑稽小丑王志团队通过神奇的泡泡秀、魔术气球手作等环节,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共享节日氛围。
无独有偶,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也与金杨新村街道携手,举办了一场中秋特别版芳华游园会。双方共同落地非遗戏曲、传统歌舞等公共文化活动,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当天,“芳华岁月”戏曲专场在中央广场轮番上演,多剧种同台演绎,营造出浓郁的传统节日韵味。晚间,“芳华金秋”中秋特别演出举行,民族舞、旗袍秀、歌曲串烧等内容赢得现场阵阵喝彩,让广大市民度过了一个开心的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