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米粒儿走过院子,闻到了桂花香,看到老奶奶在屋子里用桂花做吃的。米粒儿知道,中秋节要到了……”
中秋前夕,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翔殷幼稚园教室内响起了诵读声。一场“月满童心·家校社情”主题活动在这里举行,以“绘本共读+手工实践+爱心传递”为载体,为孩子们带来沉浸式的传统佳节文化体验,带大家集体踏上“中秋之旅”。
绘本里的团圆密码,唤醒传统文化基因
“过中秋节时,有哪些习俗?”活动伊始,来自“未”爱阅读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石晶晶走进翔殷幼稚园大班教室,开场便向孩子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萌娃们踊跃举手,“吃月饼”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回答。
而问题的更多答案,就藏在绘本《过中秋》中。翻开书页,石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了起来。《过中秋》采用双线叙事,讲述了一座乡下农家小院里,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与小老鼠米粒儿各自过中秋的故事。书中,老爷爷、老奶奶忙着制作桂花糕、打月饼,与儿女团聚,米粒儿则邀请动物朋友们一起来家中做客、赏月,传递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只听石老师的声音轻柔而富有感染力,边说边与大家交流互动。孩子们瞪大了好奇的双眼,表情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变化,当小老鼠米粒儿历经等待终于与朋友们相聚时,不少孩子高兴地拍起了手。抽象的“团圆”概念在生动的故事中,渐渐化为孩子们心中可感可知的情感印记。
“之前我只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原来还有这么多传统习俗。”一位小朋友坦言,“今年中秋节,我也要像爷爷奶奶和小米粒儿那样,和家人、朋友在一起!”
对孩子们来说,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故事会,更是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悄然唤醒。在聆听与互动中,大家初步理解了中秋所蕴含的感恩、思念与分享的核心意义,感知了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
萌娃一起做月饼,感受指尖上的团圆温度
绘本共读环节结束后,孩子们集体步行至一街之隔的香阁丽苑社区活动中心。在这里,一场欢乐温馨的月饼制作已经准备就绪。
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洗净小手,开始尝试制作苏式月饼。揉面、包馅、收口……大家跟着社区“烘焙能手”们的动作,一个个有样学样。不一会儿,一只只圆滚滚的月饼面团就大功告成了。手法或许不够专业,成品或许不够精致,但大家的态度却很是认真。
“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月饼!”有小朋友兴奋地说,“以前家里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吃月饼,但我从没想过,月饼是怎么制作而来的。今天,我学到了很多!”
活动最后,四位幼儿代表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前往香阁丽苑社区一位百岁老人的家中,完成另一项任务——送月饼。“爷爷奶奶好!祝您中秋节快乐、健康长寿!”当清脆的童音在老人家中响起,融融暖意在空气中静静流淌。
从绘本课堂到实践工坊,再到爱心传递,长海路街道“月满童心·家校社情”中秋节主题活动是社区对文化传承的一次创新尝试。活动成功构建了一个协同育人的温暖场域,将课堂延伸至社区,将社区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育素材。通过多方合作——幼儿园提供教育引导、家庭给予亲情陪伴、社区搭建实践平台,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赋能。这种“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社区为纽带、凝聚育人合力的有效路径。未来,长海路街道将持续通过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和谐社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