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两周年啦!228街坊的故事不断上新......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0-06 12:04:29

近日,一场主题为“浓浓烟火情,焕新工人村”的两周年庆典在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举行,让这个承载着70余年记忆的工人新村奏响了一曲新青年与老街坊、青春与历史共同奏响的交响乐。

两年前,这片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焕新归来;两年后,这里不仅是“网红”打卡地,更成了一个充满人情味与生活温度的“社区会客厅”,为人民城市建设写下鲜活生动的注脚。

 “新”居民、“老”街坊,

奏响邻里交响曲 

“以前我们这里很安静,现在不一样了,到处是年轻人的笑声和音乐声,热闹、有劲!”住在附近几十年的张阿姨看着劳模广场上搭起的舞台,笑得合不拢嘴。近日,228街坊两周年庆暨消费嘉年华活动启动。

舞台上,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青年学子和社区里的文艺达人同台献艺,歌声串起街坊的过去与未来;舞台下,白发苍苍的老居民、推着婴儿车的年轻父母、拖着行李箱刚入住“创寓”的人才、周边大学城的学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们汇聚一堂,看表演、聊家常。这种“吵闹”的背后,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历史街区正在重新变得年轻,而年轻的“新杨浦人”也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两年来,228街坊最成功的“产品”,或许不是修旧如旧的红砖墙,也不是鳞次栉比的新商铺,而是这种“人”的融合

“我们刚搬来,没想到社区活动这么丰富!”在创寓228安家的青年白领小李,拉着朋友参加了特色市集。这些“新”居民的到来,为老社区注入了最鲜活的血液。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租客,而是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近日,一场“很高兴认识你”大学生公益音乐会,就是由高校“社群官”组织的,他们用音乐点亮社区,也让自己融入了社区。

这种融合是双向的。街坊里的老字号“小绍兴”旁,开起了新潮的“在野公园”咖啡馆;传统的社区服务点边,有了为年轻人服务的运动健康中心。长者食堂里,不仅有老人,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解决“一餐饭”。

在这里,“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再是简单的规划名词,而是下楼就能买到的一杯咖啡、一场演出、一次邻里间的闲聊,是触手可及的便利与温暖。老街坊们守住了乡愁,新居民们找到了“吾心安处”,共同奏响了一曲和谐的邻里交响。

 “烟火气”与“书卷气”交融,

造就独特的城市风格 

如果说“烟火气”是228街坊的底色,那么与毗邻的上海理工大学深度联动,则为它增添了几分独特的“书卷气”。

本次两周年庆,一场名为“惠‘理’进行时”的校街联动活动格外引人注目。街坊内的众多商户,为上理师生量身定制了专属福利,实现了“校园”与“家园”的无缝衔接。这不仅仅是消费上的引流,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大学的智慧资源、青年活力正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社区,而社区也为学子们提供了实践与服务的广阔天地。

这种“烟火气”与“书卷气”的交融,让228街坊拥有了一种独特的城市风格。它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生活的温度,更有未来的想象力。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外圈提升设想”,结合2026年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20周年的契机,环上理区域将被打造成融合百年学府人文气息与工业历史文脉的创新人文街区。

228街坊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它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最好的保护,是让历史活在当下,融入生活,被新一代年轻人所热爱。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