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心血管内科门诊时都会接诊大量的高血压患者。在问诊时,除了会问“血压多高?”“吃了什么药?”还有一个必问的问题就是:“您晚上睡觉打呼噜吗?” 很多患者会一脸疑惑:“打呼噜不是睡得香吗?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今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颖就来告诉大家:关系非常大!有一种打呼噜,不仅是噪音,更是深夜里身体发出的危险“警报”,它常常是高血压难以控制的“隐形推手”。 一
不是所有呼噜都一样:认识“恶性打鼾”——睡眠呼吸暂停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种打呼噜: 良性打鼾:声音均匀,音量一致,翻身后会减轻或停止。这多半是疲劳所致。 恶性打鼾(睡眠呼吸暂停,OSA):鼾声震耳欲聋却忽高忽低、断断续续。经常在一声巨大的鼾声后,突然安静下来,几十秒甚至一分钟都没有声音,接着就像窒息一样,发出一声巨大的喘息或鼾声,然后恢复呼吸。这个过程可能一夜重复数百次。这安静的几十秒,就是呼吸暂停。您的大脑和身体因为无法呼吸而瞬间缺氧,被迫“微觉醒”来重启呼吸。您本人可能毫无察觉,但您的身体却在整夜重复着“窒息-缺氧-惊醒”的可怕循环。 二
缺氧如何“引爆”血压? 心脏就像一个水泵,日夜不停地将血液泵向全身。夜间本是它得以休息和修复的宝贵时间。但如果您患有睡眠呼吸暂停,夜间就成了心脏的“受刑时间”。 急性缺氧应激:每一次呼吸暂停,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都会急剧下降。您的身体感知到“窒息”危险,会立刻启动应激反应,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使血压在瞬间飙升。 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整夜反复的缺氧-觉醒,会让您的交感神经系统(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得不到休息。这种兴奋会延续到白天,导致夜间和晨起血压显著升高,甚至全天血压都难以控制。 长期损害与恶性循环:长期夜间缺氧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引发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这会使血管弹性变差,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形成“呼吸暂停→高血压加重→心脏负荷增加”的恶性循环。 有研究显示,约50%-90%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如果您吃了三四种降压药,血压依然居高不下,那么睡眠呼吸暂停极有可能是那个“隐藏的罪魁祸首”。 三
如何判断您的打呼噜是否需要警惕? 如果您符合以下几条,就应高度怀疑“恶性打鼾”,并建议去心血管内科或睡眠门诊咨询: 呼噜声大而不规则,时有中断,被家人观察到有呼吸暂停 即使睡够时间,白天依然困倦、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晨起口干、头痛 夜尿增多 情绪改变,如易怒、烦躁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尤其是夜间和晨起血压高 四
医生的建议:打破恶性循环 首要步骤:明确诊断。如果怀疑,可以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这是一个无痛的检查,在医院或家中佩戴设备睡一晚,就能详细记录您睡眠中的呼吸、心跳、血氧等数据,是诊断的金标准。 核心治疗:无创呼吸机(CPAP)。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法。它通过一个面罩,输送一个温和的正压气流,像“空气支架”一样撑开您堵塞的气道,保证整夜呼吸通畅。很多患者在佩戴呼吸机后,不仅睡眠质量大幅提升,血压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甚至减少了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生活方式干预: 减重: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哪怕减轻体重的10%,都能极大改善呼吸暂停 侧卧睡眠:可减轻舌根后坠,对部分患者有效 戒烟戒酒:尤其是睡前饮酒,会加重打鼾和呼吸暂停 慎用安眠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加重病情 高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结伴而行。如果您有高血压,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请务必关注自身或家人的鼾声。它不是睡得香的表现,而可能是心脏在深夜发出的求救信号。管理好睡眠呼吸,就是为心脏减负,更是迈向血压平稳的关键一步。 专家名片 杨颖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长期从事心内科常见病及疑难重症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冠心病、心力衰竭、难治性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鉴别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参与上海市卫生局、科委多项课题,发表近三十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3篇。 网上预约挂号 资料:上海市同济医院 编辑:戴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大隐于市的“最爱TOP.中央公园房车音乐节”火热开启!TOP声浪之夜引爆多元狂欢→ 当昆曲遇上电音:TOP中央公园掀起传统戏曲的创新浪潮 黄祎勤 “元花” 展登陆M50,还有5处周边美学打卡点等你来→ 刷新单日客流新高!上海国际光影节普陀分会场最后一天,等你来→ 游玩、逛园更舒适!桃憩小屋市民驿站开放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