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马陆镇:“产医融合”新IP从“破土”到“成林”的密码

转自:上海嘉定 2025-10-05 13:23:38

嘉定区的营商政策历经迭代,今年提出把握好深耕细作与创新赋能、惠企纾困与减负增效这两对关系,营商方案也已经升级到了8.0版本。为进一步加大基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同步讲好街镇营商故事,区发展改革委、区委宣传部联合推出“街镇主官话营商”专题访谈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了马陆镇副镇长丁烨,马陆镇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党总支书记王怡,营商环境体验官、聚孵(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萍做客嘉融媒直播间,分享马陆镇营商环境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点击回听

马陆镇副镇长 丁烨(右二)

马陆镇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党总支书记 王怡(左一)

营商环境体验官、聚孵(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萍(左二)

近日,马陆镇凭借《信用筑基,创推“一体化监管服务”新实践》一举摘得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街镇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如果说营商环境行动方案8.0版是一只“魔法盒子”,那摘得“十佳”便是启用了里面的一支“仙女棒”,它究竟施了什么“魔法”,马陆镇副镇长丁烨解释了这背后的底层逻辑,那就是积极响应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中关于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要求,聚焦企业在监管中常遇到的“一刀切”“多头查”“约束多”等现实问题,围绕“固化性监管标准、碎片式监管模式、刚性约束与柔性服务供给矛盾”等痛点,逐步探索并构建“一体化监管服务”体系。

效果好不好?数据来说话:自试点以来,各类重复检查减少三成,企业迎检频次下降四成,企业违规率降低、整改周期缩短,从“多头检查”到“一体服务”,营商环境再优化。

构建产业生态,新IP加速崛起

近来马陆喜事频传,继摘得“十佳”,日前发布的《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嘉定与浦东、闵行一起定位为三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位于马陆的上海械谷被定位为重点园区,有网友称“产医融合”的马陆新IP加速崛起,“健康中国”具象化了。

“把‘产医融合’看作马陆的新IP,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确实非常准确地概括了我们正在推进的产业方向。”丁烨介绍,械谷自2023年10月开园以来,通过“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多维度协同机制,逐步构建产医融合创新生态。在产业空间上规划“一核一岛”,总占地面积3330亩。“一核”是新城核心区的械谷核心区,用地规模825亩,含瑞金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和械谷产业园;“一岛”是马东片区的“械谷·创新岛”,用地规模2505亩,主打制造和总部功能,整体形成“前研后产、西研东造”的格局,给企业从研发到量产的全空间支持。

“面对生物医药园区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械谷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路径,其根本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构建起‘医工融合’的独特生态。”丁烨自信地说,正如宁光院长在开园时明确指出的:“在械谷研发,和瑞金有关的这些新产品,瑞金医院会首先使用。这不仅是械谷最核心的优势,更是参与竞争的底气来源。

而这一优势的实体承载,正是坐落于园区的瑞金创新中心——作为瑞金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任务就是打通“临床需求—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丁烨介绍,目前,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医学芯片研究所等9大研究所和实验室已率先入驻,并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成果。产业布局上,械谷聚焦先进诊断、医疗机器人、植介入器械三大方向,布局AI辅助影像、手术机器人等11个细分方向,目标实现原创技术全球突破、国产替代全国领先。园区也非常注重产业生态的营造,逐步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国际化的产业创新社区。

毫不夸张地说,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是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金钥匙”,过程时间长、成本高、专业性强,充满着不确定性。“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选择一个园区本质上是在选择其背后的产业生态和加速能力,我们要主动帮助企业高效、稳妥地拿到市场准入证,显示产业生态硬核实力。”马陆镇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党总支书记王怡笑称,自己的团队是专业“陪跑”,打通注册“最后一公里”。

铺路搭桥,从“店小二”到“合伙人”

园区要做企业的“合伙人”,而不是简单的“房东”。“合伙人”精神就体现在为企业解决最棘手的难题上。为此,械谷依托嘉定区资源优势,在园区专门设立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嘉定工作站马陆分站,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帮扶,实行“一品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指导。截至目前,入驻企业已拥有31张二类、三类的医疗器械注册证,8个项目正在协同申报中。“所以说,企业选择我们械谷,真的不只是租一个物理空间,更是选择了一个能陪着他们一起攻坚克难、共同成长的合伙人。”王怡道出了械谷从“店小二”到“合伙人”的生态实力。

“一个好的产业园区,不仅仅是提供一栋楼、一间办公室,而是要构建一个能让企业和人才都茁壮成长的生态系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了构建‘三空间三节点’的产业社区。”王怡解释道,核心理念就是由政府做链长为产业发展铺路搭桥,园区做合伙人让人才安居乐业,实现园区和个人的共同成长。

“新兴产业的引导和培育是非常艰辛的,也非常考验耐心资本和战略格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确实需要这样整体性、梯度性的长期主义规划。”营商环境体验官、聚孵(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萍说,亲见瑞金的创新资源布局为嘉定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嘉定这个世界闻名的汽车城种下了生命健康产业源头创新的种子,械谷的体系化规划为这颗种子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瑞金医联体的市场加持更是给了企业市场化发展的助推剂,作为一个生物医药行业的从业者,作为一个嘉定人,内心激动不已。

“医疗器械的产业化处于一个发展期,法规的变化、创新的探索都带有不确定性,因此对园区服务能级也具有非常强的挑战性及超前性。”陈萍建议,在政府服务窗口的基础上,用足嘉定区域内产业生态资源,与产业优质平台及现有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协同发展,充分调动市场化专业团队的加持,进一步为产业高效发展夯实产业服务链。同时整合入驻园区企业的资源和能量,为嘉定区内上下游企业赋能,协同发展,形成生态内循环动能,共同优化区域产业生态系统。陈萍感慨地说,拥有了产业生态,才会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与成长性,械谷不仅是马陆的械谷,还是嘉定的械谷,更是上海的械谷。希望有一天国际友人来上海,都能知道“浦东有药谷,浦西有械谷”。

构建协同共生、层次分明的
产业生态体系

“关于园区未来的规划,我们主要围绕‘深化生态’和‘拓展格局’两个维度展开。”丁烨介绍,在临床与研究布局上,瑞金医院神内、心血管、胰腺、呼吸、内分泌等五大临床研究所将陆续入驻械谷,进一步强化“临床引领、科研支撑、产业落地”的闭环生态。与此同时,持续深化“1+N+X”产业架构,构建协同共生、层次分明的产业生态体系:

做强“1”个核心枢纽。继续强化经济小区的统筹功能,依托科创经济城在政策对接、企业服务与资本链接方面的优势,为整个产业生态提供顶层设计与资源保障,确保发展方向一致、资源配置高效。

拓展“N”个特色园区。械谷作为当前运营较为成熟的核心园区,其成功模式将逐步复制。未来将把海螺创业研发总部、锦天置业温州科技园二期等新建高质量载体纳入“N”的矩阵中,形成多个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产业节点。这也将有效解决当前械谷一期面临的空间饱和问题,实现产业空间的自然延伸与功能升级。

激活“X”种社会资源。积极整合政府、院校、瑞金医院、万科理想之地、商业体等多元力量,在产城融合、人才安居、商业配套与社区生活等方面提供系统支撑,共同打造“宜业宜居”的优质软环境,持续提升园区的综合品牌影响力。

马陆镇诚挚地邀请

各位企业家朋友来马陆

考察、兴业、投资

为大家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撰稿:田蜜

编辑:倪丹丹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