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践行改造宗旨】女儿的信让他痛哭流涕:周浦监狱亲情矫治的温暖力量

转自:上海监狱 2025-10-05 12:53:01

一封家书 让爱回家

改造僵局:消极对抗的“问题犯”

一封稚嫩纯真的家信,带来了感动与成长,让一名曾经冥顽不化的罪犯掩面痛哭,彻底洗心革面,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就是周浦监狱二监区的罪犯杭某。

杭某曾是让主管民警颇感头疼的罪犯。自入监服刑以来,其改造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劳动改造还是思想学习,他总是精神萎靡、消极应付,多次受到民警批评。与同犯相处时也屡发冲突,被评价干啥都慢半拍。尽管民警多次谈心教育,但收效甚微。

破局之道:以亲情为钥的攻心术

为破解改造僵局,民警通过多方渠道深入了解杭某的成长背景。调查发现:该犯具有较高学历,入狱前曾成功创业,家庭关系原本和睦。这种个人经历与改造现状的强烈反差,促使民警意识到——杭某的消极态度背后,必然存在尚未解开的心结。而找到这把钥匙,成为教育转化的关键突破口。

转机出现在一封来自杭某12岁女儿的家信中。小女孩用稚嫩的笔迹向父亲分享:面对摔伤疼痛时,她强忍泪水坚持长大;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的同时,更鼓励爸爸努力改造。民警敏锐捕捉到其中蕴含的教育契机,这正是打开杭某心结的钥匙。

新生之路:从心开始的蜕变

 当民警将信交到杭某手中时,这个曾自诩天之骄子的男人,在读到女儿忍着伤痛也要长大的文字时,泪水瞬间决堤。通过深入谈心,民警了解到:事业崩塌的落差感使其陷入人生无望的泥沼,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民警以女儿为镜,发出灵魂拷问:孩子尚能直面挫折,作为父亲有何理由放弃?唯有踏实改造,才能重新成为女儿的骄傲。

这场心灵的碰撞彻底唤醒了杭某。他泣不成声地承诺:要成为让女儿骄傲的父亲,在狱内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蜕变随之而来——他主动加入日新研学社,以积极态度参与各项改造,创作的书画作品更在监区艺术矫治成果展中展出。

当同犯称赞他成为改造榜样时,他动情地说:是警官的教诲和家人的爱让我明白:心有多宽广,新生之路就有多宽!

这起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周浦监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育改造理念。通过精准把握教育契机、创新运用亲情矫治、坚持攻心为上的改造策略,成功唤醒罪犯内在向善力量,实现从“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的深刻转变,充分彰显了监狱工作“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宗旨。

亲爱的老爸:

     好久没看到你了,好想好想你啊。我和妈妈在家里都挺好的,嘿嘿。

老爸,后天就是我生日了,过了生日我就12岁了。我可想让你回来陪我过生白了,可是妈妈说你去了一个很长时间都回不来的地方,所以这个生日你还是回不来,555.... 对了,老爸,你不会是去秘密基地研究外星人去了吧?

    爸爸,中秋节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每个人都给爸爸妈妈写封信,要我们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个自己的小秘密。嗯我想和你说的小秘密就是前几天,我不小心在楼下的台阶上摔倒了皮都破了,可疼了,但是我没有哭鼻子哦。

    因为妈妈说,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我也要学会长大。你以前总说我是“爱哭鬼”爸爸 我现在已经长大了,遇到困难,我会忍住不哭的。你不在家的时候,我还帮妈妈做家务呢 。

    爸爸你别担心,这个生日你不回来,我不会难过的,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知道爸爸你一定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和妈妈都支持你的工作,等你回家哦!嗯,

   还有姥老和姥爷,还有咱家的小猫咪咪,我们都在等你,爸爸你也要努力哦 。

爱 你 的 女 儿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万万没想到之00后新警的跟班日记

2、“高墙玫瑰”别样红:解密女子监狱四监区党支部如何炼成示范标杆

3、【我执法我普法】“狂飙”还是“翻车” ,警惕股市“陷阱”|墙案启示第四集

编辑:许立春

供稿:周浦监狱 孙俊寅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