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城市空间艺术季】关于复兴岛,我们的想象不妨再大胆点!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5-10-05 09:34:57

9月30日,第六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启动仪式在复兴岛举行,而复兴岛也是这次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会场。而开幕式下午,不少市民就提前登岛观展。

复兴岛及周边区域模型展台

如果说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最热闹的展台的话,我想一定是位于复兴云厅(A馆)内占地约10平方米左右的复兴岛及复兴岛两岸区域的整体模型,包括1.3平方公里的复兴岛全岛、上理工片区及浦东煤气厂、金滩、大电气片区在这个模型上均有呈现。

ZBD-01单元复兴岛整体模型

ZBD-02单元大电气片区局部模型

ZBD-03单元上理工片区整体模型

ZBD-07单元金滩区域局部模型

ZBD-08单元浦东煤气厂区域局部模型

在这个模型展台前驻足的人格外多。不少曾在复兴岛工作过的老人,一边凝视着模型中的一角,一边指着某个熟悉的建筑,动情地向身旁的人讲述:“你看,这里就是我当年工作的地方。”他们的语气里,有怀念,也有时光流转的感慨。与此同时,更多对复兴岛未来满怀期待的人们,也聚在这里,通过这座精致的模型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见了复兴岛未来的面貌。

复兴岛船台公园夜景

9月30日当天下午,广大市民期盼已久的船台公园也正式向公众开放。而国庆节前两天,船台公园的客流也是进一步上升,也是继小红书REDLAND活动后,复兴岛再次迎来客流高峰。

其实我建议大家5号之后去可能会更好,因为5号之后会有更多的展品公开展出。而根据之前的新闻报道,此次展品会有相当一部分未来会留在船台公园内。

复兴岛主展区公共活动排片表

从9月30日到12月13日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复兴岛的活动也是按照“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来进行安排的,这里不仅汇聚了上海国际光影节杨浦分会场、城市空间艺术季、哔哩哔哩干杯音乐节和中欧文化嘉年华等多元文化活动,还将迎来SEA-HI论坛、第八届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等重磅学术会议,将如此密集且高质量的活动资源倾注于复兴岛,也表明市里正以实际行动将复兴岛这里打造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城市新舞台。

复兴创客中心意向图

而在这次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现场,杨浦区也表示,复兴岛依托30万平方米存量工业建筑和2500间预留人才公寓的独特禀赋,充分开发利用存量空间资源,加强创新创业转化,打造全球城市更新和创新生态系统标杆。先期计划利用5万平方米工业老厂房,着力建设“低成本、快创新、开放式”的超级科创企业孵化集群,构建科技、产业、生态和开放创新深度融合的黄浦江“创新绿洲”和“创业乐园”。

一江两岸空间意向图

这两天趁着国庆假期空闲时间,再次看了下复兴岛的规划,也通过各个平台看到很多小伙伴对于复兴岛规划的憧憬和期盼,我也通过不断问问题的方式,来挖掘复兴岛规划背后更深层的目的?复兴岛其实和我们想象的真的有点不一样!

ZBD-01单元复兴岛区域总体空间结构图

为什么这次复兴岛是过渡性规划?在此次公布的中北段专项规划中,复兴岛和其他4个单元最大不同的是,复兴岛明确其为 “过渡型综合发展区”,提出“近远结合、统一规划、盘活存量、综合利用”的原则,这也意味着复兴岛不会一次性完成全部建设,而是分阶段推进,先通过短期利用,逐步引入产业和功能,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规划中也强调“高度弹性的混合用地政策”,允许用地性质在一定范围内转换或混合使用,便于根据实际发展需求灵活调整,避免过早固化功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复兴岛旨在为科创产业孵化提供 “低成本适配空间” ,而这份过渡性规划便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产业需求,逐步吸引创新主体入驻。

ZBD-01单元复兴岛区域综合用地分布

为什么复兴岛这次规划的都是综合产业用地?这次复兴岛规划总体量为109.6万方,其中综合产业用地建设规模67.4万方,综合住宅用地和综合公共设施用地建设规模分别为20万方和16.2万方。此次复兴岛打造为国际创新创业岛,我们看到的是它不再是延续过往居住或商业开发模式,而是聚焦 “未来城市实验区”、“创新创业和人才集聚区”、“空间智能创新先行区”,其中ZM(综合产业用地)以工业、研发为主导;ZC(综合公共设施用地)以文化、体育、教育等公共功能为主导;ZR(居住综合用地)以租赁住房、宿舍为主,服务于产业人才,主要是用来吸引高端企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策源地和产业孵化平台。从个人角度来看的话,估计复兴岛产业用地主要是先动共青路以东的区域。

ZBD-01单元复兴岛区域综合住宅用地分布

为什么复兴岛不布局可售的商品住宅?复兴岛一直给人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多人在这次规划公布后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复兴岛不布局可售的商品住宅呢?如果复兴岛做独栋别墅应该是天价的吧”?因为根据规划,复兴岛主要是重点发展产业、研发、公共功能,而非传统住宅区,规划中 20万方规模的ZR(居住综合用地) 明确用于租赁住房和宿舍,服务于岛上就业人才。不设商品房,防止房地产化冲击产业生态,也一定程度上避免商品住宅开发带来的高土地成本、功能混杂等问题,确保复兴岛专注于科创功能和公共活力。

而我们看到,这次复兴岛在规划了一共是4幅综合住宅用地,其中共青路以东三幅地块已经好了,共青路以西还规划新建一幅综合住宅,这4块地一共将提供2500间左右人才公寓,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ZBD-01单元复兴岛区域商业地块分布

为什么这次复兴岛没有大型商业的布局?主要是因为复兴岛的目标不是成为另一个购物中心,它的商业应该是嵌入式的,在复兴岛上,未来你可以在滨江的集市喝咖啡,在改造后的老厂房里逛设计师小店,在绿地旁的书吧阅读,商业是为岛上的创新人群和游客服务的配套 ,而不是主角,这样能保持岛屿独特的宁静和创新氛围。

银河东街改造意向图

像复兴岛东面规划的银河东街,将打造为创新街区典范,营造吸引多元人群、激发创新灵感的氛围。街道采用稳静化设计,通过减速车道、活力涂装、特色铺装和智慧设施等方式,打造一条慢行优先、尺度宜人的创新创业街巷,吸引年轻科创企业和人群。

创业坊水上集市意向图

还有像06-14、06-15两幅沿江的商业广场用地,在规划中这里是创业坊水上集市的所在地,未来这里也将云集美食节、花卉节、咖啡节等时尚主题活动,设置各类驿站、餐饮为集市提供完善的服务配套,成为黄浦江上一道年轻靓丽的风景线。

我觉得复兴岛在商业布局上更多的是场景营造,那种产业和商业相融合,我有点希望是类似于大学路的那种形式。

ZBD-01单元复兴岛区域各地块高度分布

为什么复兴岛超高层那么少?这点也是很多高楼迷这次提出的灵魂拷问?因为这次规划强调的是“复兴岛总体空间高度基于大部分现状保留建筑组群,以低区为主”,旨在保持岛屿原有的工业风貌和空间肌理,避免过度城市化。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复兴岛沿黄浦江一线建筑高度控制在40米内,确保滨江视野通透,维护黄浦江两岸整体景观协调性,目前复兴岛仅在岛北设置一处高度约120米的酒店全岛作为制高点,向北近看岛北生态空间,远看翡翠山江海楼及吴淞口,景观绝佳!而在岛南06-04地块也设置一处50米的文化地标。复兴岛在高度上其实形成的是“低区为主、局部高点”的空间结构,既保持整体低调,又塑造视觉焦点。

平凉路桥位置

为什么复兴岛新增的车行桥是平凉路而不是长阳路?在此次规划中复兴岛将新增3处慢行桥和1处车行桥。之前我一直以为复兴岛会和长阳路连接,但是没想到这次却变成了和平凉路连接,我感觉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长阳路沿线拥有12号线可以直接上岛;而平凉路桥向西连接的是正在建设的杨浦滨江南段,有大量的城市更新项目、文创园区、创新空间等,建设平凉路桥能够便捷地将复兴岛上的创新主体与这些资源联系起来。目前根据规划,这条平凉路桥规划道路红线为24米,同时建议以后DZ118路也可以通过平凉路桥上岛。

ZBD-01单元复兴岛区域综合产业地块分布

复兴岛以后的人口规模大概是多少?有充足的人口,未来的复兴岛才会有活力,不光是居住人口,还有产业人口、活动人口等等。而从居住人口来看,复兴岛就2500套左右人才公寓,居住人口不会很多;但67.4万方的综合产业用地,按照人均30平计算,大概2万人的产业人口会落地复兴岛,再加上平时的活动人口,至少复兴岛未来是有一定的人气的,但是人也不会过多,因为要确保未来在复兴岛上环境舒适不拥挤。个人觉得,日常2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比较适合复兴岛,当然活动另外说了!

对于复兴岛,不妨让我们想象得再大胆一些,也许未来,这里将诞生下一个改变行业规则的技术,也许将涌现一种全新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复兴岛,正静待着我们共同去发现、去创造,那些超越图纸的、更多的惊喜。

(来源:魔都城市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