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打卡武定西路1375号:一栋公寓有着怎样的故事?

转自:上海长宁 2025-10-04 22:15:57

位于武定西路1375号的武定公寓,乍看之下“平平无奇”,但门口悬挂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铭牌却揭示了它非同寻常的身份。这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住宅原名开纳公寓,192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曾在此秘密开设干部培训班。



近日,记者走进武定西路1375号,探寻那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据了解,武定公寓原名开纳公寓,由新亨营造厂投资建造。大楼共四层,坐北朝南。虽外观朴素,但在当时,它采用了西方先进的造楼技术,拥有露台和方柱构成的回廊,屋顶安装了避雷针,壁炉、热水汀以及大小卫生设备一应俱全,且每户都配有独立车库,引领当年风气之先,是沪上高档的公寓建筑。



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培训班的开办有着怎样的故事?1929年的上海,距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仅过去两年,各级党组织遭受重创,大批优秀党员干部被捕或遇害,对于共产党人而言,那正是最黑暗的时期。恰在此时,大批干部从莫斯科回国。为帮助这些同志尽快了解国内新情况,明确工作任务,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在这幢刚落成的四层公寓秘密举办干部训练班,为党组织“紧急输血”。



当时,恽代英担任班主任,余泽鸿任副班主任,千德负责干训班的事务工作。李立三、关向应、李震瀛、罗绮园、恽代英、温玉润分别作形势和任务等报告,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陈潭秋也常来此指导。为确保安全,训练班不到一年便搬迁至其他地方。



因当时局势特殊,加之干训班执行高度保密机制,相关史料留存极少,早期党史记载中仅提及培训班位于武定西路,但未明确具体建筑。为深挖长宁区红色资源、还原历史细节,区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区党史研究室、区文旅局及各街镇等多方力量,系统性开展全区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开纳公寓的红色历史坐标得以发现。


在白色恐怖笼罩、革命深陷低谷的1929年,革命者依然能在生死考验下来此参加学习,他们心中必然怀揣着最坚定的信仰。开纳公寓见证了这份赤诚,为中国革命胜利积蓄力量,让红色火种燎原四方。如今,这处红色印迹已成为长宁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让那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在新时代依然能被看见、被铭记、被传承。


撰稿/摄影:李妍蕾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