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是一种人造光源,飞秒是时间单位,当激光脉冲的宽度达到飞秒量级,形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子”,实现“隐形切割”,这把“尺子”可以测量时间、频率,甚至是能量的细微变化。 飞秒激光技术与装备是支撑精密制造与精密测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然而,现有激光装备在锁模稳定性、测控精度及加工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上,难以满足航空航天装备、精密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战略领域的应用要求,已成为制约关键装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升级进程的重要瓶颈。 缺乏高效的飞秒激光操控手段,会导致激光隐切应用中,存在“切不净”“切不快”及崩边等问题,限制了激光隐切速度和良品率。为攻克这些技术瓶颈,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计划支持下,由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特聘教授、国奖杰青等研究人员,以及工程化和产业合作人员组成超百人的研究团队,从技术攻关到产业化应用历时近13年,攻克了高稳定、高精度、高效率飞秒光源关键技术及装备瓶颈。 给激光装上“自动驾驶系统” 攻克工业稳定性、精密测控等难题
高稳定度飞秒激光脉冲对于激光加工与精密制造至关重要。飞秒激光器对于环境扰动异常敏感,存在稳定启动难和稳定性差等问题。
据项目团队介绍,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锁模孤子爆炸新机理,发现飞秒激光锁模稳定前存在脉冲孤子爆炸现象,且孤子爆炸与锁模超稳态间存在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发明了自启动智能化控制和全保偏非线性锁模技术,就像给激光装上了“自动驾驶系统”。
这项突破使飞秒激光在复杂工况下功率抖动仅0.09%,优于常规方法1个数量级,时间精度达到18阿秒(1阿秒=10⁻¹⁸秒),创造了工业级飞秒激光稳定性的新纪录。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Hänsch评价该技术“实现了42飞秒、109瓦的光频梳,”性能国际领先。
图注:飞秒光纤光梳及飞秒激光器
项目团队还介绍说,一方面,飞秒激光频率精密测控,对实现精准加工与切割至关重要。飞秒激光在长时间连续运转情况下,存在激光相干性退化和环境噪声引起的频率漂移及相位畸变等问题。项目发明了自适应光频梳精密测控技术,提出“粗跟踪,细补偿”自适应控制方案,精确跟踪频谱漂移,实时补偿修正光场相位,实现了飞秒激光器1200小时连续运行情况下,频率漂移小于1Hz。
另一方面,传统激光加工依赖机械位移平台,精度和效率都受到限制。项目发明了飞秒等离子体光栅自耦合拼接技术,就像用光“编织”出一把纳米尺子,摆脱了对机械平台的依赖,加工精度达到纳米级,比传统方法提升10倍以上。欧盟物理学会前主席Dudley称赞这是“最优控制技术的典范”。
研制全球首台量产型
飞秒激光隐形切割装备
已应用于国内多家家龙头企业
激光隐切常采用大功率单色激光聚焦在待切割材料上,通过反复扫描,实现材料纵向改质,切割效率较低。针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加工难题,项目发明多色光丝与大幅面阵列操控技术,飞秒激光与等离子体协同操控,实现了激光在碳化硅、蓝宝石等材料上的“一刀切”。研制国际上首台SiC晶圆隐形切割量产装备,划片速度达1200mm/s,良率99.5%,切割速度与效率等比进口的刀轮划片高8-10倍。这项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已在国内龙头企业应用,助力晶圆月产能从2000片跃升至8400片。
项目团队告诉记者:“在项目成果超短脉冲SiC晶圆隐形划片装备的落地实践上,我们做了多次工业环境适应性强化,以国内龙头芯片生产企业为例,其量产线对设备稳定性要求严苛,2020年设备接入后,设备实现连续无故障运行1000小时以上,助力三安SiC晶圆月产能从2000片提升至8400片,大幅提升了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制备效率。”
据介绍,本项目成果将在国家多个关键战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它实现了新一代半导体晶圆的超高速、高精度切割,划片速度达1200mm/s,良率99.5%,切割速度与效率等比进口的刀轮划片高两个数量级,批量广泛应用于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制造等企业,SiC功率器件批量应用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成为推动车规级器件发展与新能源车性能跃迁的核心推手。
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项目团队告诉记者:“研究突破了超快激光精密测量关键技术,研制的高精密激光装备已成功应用于航天510所、504所等机构,攻克了非接触式航天舱体分压快速实时测量监测的世界性难题,支撑航空航天极端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创新发展。此外,项目关键技术也成功应用于高压变电站泄露气体检测、燃烧组分/温度测量、THz技术开发、医学检测与成像等领域,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端精密测量、加工及检测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7项,美国发明专利18项,发表论文50余篇,形成飞秒光梳、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高精度光梳光谱仪、飞秒光丝精密加工装备、SiC晶圆隐形切割量产装备等产品35款,2项成果入选Nature子刊评选的《激光诞生60周年精选论文》(共25篇),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超15亿元,应用于国家电网安全监测、半导体精密加工等重要领域,提升了我国在超快激光与精密制造领域国际竞争力。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