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青春上海 > 文章详情

“每逢佳节胖三斤”,节后我该怎么办?

转自:青春上海 2025-10-04 18:28:07

“每逢佳节胖三斤”
是不是一踩体重秤就忍不住“嘶”一声?
“节前的牛仔裤拉不上了”
“肚子上的肉又多了两圈”——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但不少人一着急就踩了坑:

有人饿到低血糖、掉头发

有人跟风猛跑导致膝盖疼

还有人瘦了2斤没几天就反弹……

对减重而言

“快”从来不是目标

“科学稳当”才是关键!

用对方法,不用挨饿、不用伤关节

就能慢慢把过节长的肉“甩”掉

先避坑!

这3种“快速减重法”

越减越伤身体

误区1:饿到头晕的“极端节食”

——掉的不是脂肪,是水和肌肉

有人为了快速减重,每天只吃蔬菜沙拉、甚至断食。但这种方式快速掉的不仅是脂肪,还有水和肌肉。一旦恢复饮食,体重反弹会更快,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月经不调。  

科学提醒:减重需要“热量缺口”,但不是“饿肚子”。健康的缺口是每天500~1000kcal,对应每周减重0.5~0.9kg,这样既安全,也容易坚持。有很多手机App可以帮助大家计算饮食热量和运动消耗,达到热量缺口。

误区2:突然猛练的“冲刺运动”

——关节先扛不住

过节躺久了,突然每天跑5公里、跳高强度操,体重没降多少,膝盖、腰先疼了。尤其超重或肥胖人群,关节本身承受的压力就大,突然高强度运动很容易导致软骨磨损、肌腱炎,甚至更严重的损伤。  

科学提醒:运动要“循序渐进”。比如第1周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天1~2次;第2~4周慢慢增加到20~30分钟;2个月后再尝试每次30~60分钟,给身体适应的时间。

误区3:只跑不练的“单一有氧”

——瘦得快,反弹更快

很多人觉得“跑步就能瘦”,每天只做有氧,不做力量训练。有氧虽然能燃脂,却不是增加肌肉的最好方法。 

科学提醒:力量训练才是“防反弹关键”。每周只需练2~3次,能增加肌肉量,让代谢维持在较高水平,减重后更不容易反弹。

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套

“减重方案”

不用节食、不用猛练

普通人也能轻松落地

第一步:先做“身体评估”,安全打底再减重  

运动前一定要确认:安静血压<160/90mmHg,血糖在3.9~13.9mmol/L之间。如果运动中有胸闷、心慌,还需要就医排除心脏疾病,再开始运动。  

第二步:吃对“温和缺口”,不挨饿还能掉秤  

不用刻意节食,只要调整饮食结构,就能轻松造出“热量缺口”:  

主食换“粗”:把主食换成杂粮(糙米、燕麦、玉米),膳食纤维多,饱腹感强,还能控制血糖。  

蛋白质“够量”:每天吃够优质蛋白,蛋白质能维持肌肉,还能让你更抗饿。  

避开“隐形糖油”:哪怕是“三分糖”奶茶,含糖量也可能超标;炒菜少放油,尽量选择蒸、煮、烤的烹饪方式。  

第三步:动对“组合拳”,燃脂又护关节  

运动不用“猛”,“有氧+力量+柔韧”结合,既能燃脂,又能保护关节:  

① 有氧运动:选“低冲击”的,膝盖不受伤 

频率:每周≥5天,每天都动一动比“周末猛练”更有效;  

强度:中等强度就够——比如快走、游泳、椭圆机;  

时间:从每次15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30~60分钟,也可以分2~3次完成;  

小技巧:抓住“活动零食”——饭后站10分钟,看电视时起身走两步,爬楼梯代替电梯,这些碎片时间加起来,也能帮你多燃脂。  

② 力量训练:每周2~3次,防反弹  

工具:不用去健身房,在家用哑铃、弹力带就行,甚至用自己的体重(比如靠墙深蹲);  

动作:重点练大肌群(胸、背、腿)——比如坐姿推胸、弹力带划船、靠墙深蹲;  

方法:每个动作做2~4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1分钟;  

提醒:新手最好先咨询康复师或健身教练,学正确姿势,避免受伤。  

③ 柔韧性训练:每天5分钟,护关节  

频率:每周≥2~3天,运动前后各做5分钟;  

动作:拉伸小腿、大腿、肩颈——比如坐姿前屈、股四头肌拉伸;  

方法:每个动作静态拉伸10~30秒,不用追求“疼”,感觉肌肉紧绷就行。  

第四步:监测进度,把减重“握在手里”  

称重:每周固定时间称一次即可,比如周一早上空腹。体重波动很正常,频繁称重容易焦虑;  

测体脂:每月测测体脂率,比只看体重更准确;  

设小目标:别一开始就定“瘦10斤”,先定“这周每天多走2000步”“这周不吃奶茶”,小目标实现了,更容易坚持。

加分小贴士

3个习惯,帮你“加速”不费力

1. 找个“运动搭子”:和朋友一起运动,互相监督,坚持率倍增;  

2. 多喝水:饭前喝半杯水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帮身体代谢;  

3. 别熬夜:熬夜不但使生物钟不规律,还是一种久坐的不健康行为。每天睡7~8小时,更利于减肥。

最后,做个总结:

减重不是“冲刺跑”

而是“持久战”

对于大部分超重者而言

每周瘦0.5~0.9kg

就是健康的速度

慢慢调整饮食、养成运动习惯

你会发现不仅体重降了

精力也变好了

下次过节可以玩得更high了呢!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5DZ2304600)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沈雪彦

特别鸣谢:上海市科技团工委

制图:吴佳斐

责任编辑:张家宁
校审:姚佳森、梁文静
终审:沈蔚

点亮
减重是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