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程十发边疆写生珍贵手稿首次亮相,就在这个展

转自:上海松江 2025-10-04 12:23:23

9月26日,程十发边疆写生原稿文献研究展在程十发艺术馆开展,集中展出了程十发上世纪50至80年代深入云南、广西、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创作的写生手稿及相关史料50余件(套),其中很多为首次亮相。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玻璃展柜中,一页页泛黄的速写纸静静陈列。铅笔勾勒的滇南少女发丝飞扬,炭笔扫出的内蒙古草原骏马四蹄生风,这些写生原稿带着现场的温度,仿佛能听见画纸上的风声人语。策展人黄洁薇介绍,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西方写实主义引入与“写生之法”兴起的背景下,程十发多次深入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采风写生,创作出了大量精彩画作。本次展览通过“时代召唤”“疆川撷萃”“心系边疆”三大篇章,首次系统梳理了程十发如何以“出走边地”的实践,回应新中国民族叙事与艺术变革的双重命题。“程十发的边疆创作是革命现实主义叙事大背景下对边疆生活诗意浪漫的美好描绘,既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也是个人艺术语言的突围。”黄洁薇说。

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还有一份程十发手写的清单,上面详细列举了采风要带的东西,除了钱500元和布裤一条,其余均为画笔、图章、胶卷、本子等作画工具。这份清单如同一扇窗口,生动映照出画家周全严谨的行事风格——于个人生活,他极尽从简;于艺术创作,他则准备得一丝不苟,心无旁骛。仿佛在宣告边疆之行,身体只需最简单的行囊,而灵魂必须为创作备足全部的弹药。

这份严谨细致的创作态度也结出累累硕果。比如1957年云南之行后,程十发以惊人的速度创作完成了傣族著名民间长诗《召树屯和喃诺娜》的连环画。全套连环画手稿共40幅,画风绚烂多彩,构图饱满,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连环画一面世,立即引起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靳夕导演的关注,他当即邀请程十发为木偶片《孔雀公主》(由《召树屯和喃诺娜》改编)担任木偶造型设计,为这部南国史诗的奇幻色彩增色不少。

一张张珍贵手稿不仅重现了程十发笔下边疆生活的诗意与温度,更勾勒出20世纪中国艺术家在时代洪流中“走向民间”的创作路径。从写生现场到连环画创作,再从纸本笔墨到银幕造型,程十发以“行走”拓展笔墨的疆域,以“写生”激活传统的生命,其艺术实践不仅是个体风格的突破,更成为一代人重构民族视觉记忆的缩影。


■记者 贾丽 实习生:孙浙琳

■文字编辑 沈莉娜

■栏目责编 王红霞 ■栏目主编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