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博物馆里开课啦!崇明老年人的大学生活很精彩

转自:上海崇明 2025-10-04 11:26:20

当古朴典雅的博物馆遇上生动有趣的老年大学课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崇明瀛通老年大学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搬进”崇明区博物馆,通过开设茶艺、丙烯画、插花等艺术课程,为老年学员们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浸润式体验。

走进崇明区博物馆教学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茶香之旅”悄然开启。过去,老年大学的课程多局限于校内教室,如今,学员们置身于古色古香的展陈环境中,学习意境得到极大提升。

课程开始,授课老师朱福梅向学员们介绍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从唐代陆羽的《茶经》,再到宋代点茶、明清泡茶的演变,让老年朋友们对茶文化有了深入了解。随后,授课老师一边分享烫杯、置茶、冲泡的技巧,一边结合实物重点讲解黄茶与绿茶的核心区别,并指导学员通过闻香、品茶进一步区分,大家都收获满满。

学员范为开心地说:“在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博物馆里上课,感觉特别有意义!而且我家就住在附近,方便又贴心。” 学员陈玉琴也表示,退休后生活圈子相对狭窄,而茶艺课不仅让她系统学习了茶道知识,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茶友,“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又充实,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丙烯画课堂上,静谧安宁的环境氛围同样为老年群体感受艺术、乐享创作提供温馨平台。“在这里画画,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发挥,回忆儿时的美好场景,或者描绘身边的事物,创作空间特别大,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学员黄建群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分享道,她最近还在创作与崇明老毛蟹相关的画作,希望通过画笔推广家乡的特色品牌。

由于课程学员基础不同,授课老师王玉龙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精准对接老年学员需求。针对零基础学员,王玉龙从握笔姿势、颜料识别等基础环节入手,手把手指导简单几何形体的勾勒,对于有基础的学员,王玉龙则侧重教学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其展现作品的光影层次。

据了解,自2024年以来,崇明瀛通老年大学陆续将课程延伸至社区“家门口”,先后在建设镇、港西镇等多个乡镇设立教学点,今年共开设55门课程,组建117个班级,切实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记者:汤茵旒;摄影:顾晟凡

编辑: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