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水仙花种源中心建设工程正在火热进行中,自2024年8月25日开工以来,在参建各方共同努力下,水仙花项目基础建设已完成,目前已经全面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建成后,崇明水仙花种质资源将在此“安家落户”。 崇明水仙花种源中心项目位于长三角农业硅谷现代设施农业片区,实施单位为上海崇明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该项目占地总面积296.98亩,建设内容包含3栋玻璃温室、1座组培室、1座仓库、1座冷库及1栋二层办公楼。目前,工人们正在玻璃温室和组培室里安装培养架、接种台、苗床等设施设备,预计今年10月底前完成区级竣工验收。 据了解,崇明水仙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属于同源三倍体。尽管其子房能够膨大,但种子呈现空瘪状态,无法形成有效种子,故而常采用无性繁殖方式生产籽球。鉴于崇明水仙单个母鳞茎仅在两侧着生3-4个小球,且各小籽球的生长发育存在较大差异,自然繁殖系数较低,难以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另外,有学者针对崇明水仙中的5种病毒开展了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对崇明水仙的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 “区别于传统的种植方式,我们采用国内先进的水仙组培扩繁与离体脱毒技术,理论上1颗种球在组培室里一年能产生128个水仙苗,生根后再转移到温室大棚炼苗、培育。”项目负责人杨卫兵向记者介绍道,考虑到污染率等因素,一个种球一年实际能“生出”七八十颗水仙球,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植株。 这一技术将突破水仙花自然繁殖的限制,攻克传统繁殖效率低、病毒积累两大痛点,有效提高水仙的繁殖效率,实现种球的工厂化生产,同时能稳定保持品种优良性状,并为脱毒种球的生产奠定研究基础。项目达产后,组培室最大年产量可达60万颗,大田三年商品球数量可达320万颗,大田仔球数量增至960万颗。 未来,崇明水仙花种源中心将以崇明水仙为核心,汇集世界各地优秀水仙花品种,打造集种源收集、良种繁育、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种源中心,推动崇明水仙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许聪;摄影:黄天奇 编辑: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