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枝叶交错,为魔都街头撑起一片片绿色穹顶,亦掩映着迷人的都市风景。
漫步在黄浦街巷的梧桐树下,秋日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斑驳光影。思南路的洋房、绍兴路的书香、淮海中路的美食,在这座城市的黄金地段,三条风格迥异的马路,共同勾勒出上海最迷人的轮廓。
淮海中路,这条百年商业街,在梧桐树的护卫下,展现着上海的另一面——海派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沿着潮店林立、老字号云集的街区邂逅品质好物,或在老字号红房子西菜馆等品尝特色佳肴,乐享生活好滋味。
红房子西菜馆最初叫“罗威饭店”,由意大利人路易·罗威于1935年开设,是上海滩最老的法式西菜馆之一。这里的罗宋汤和烙蜗牛是经典推荐菜品。
作为《繁花》剧中背景原型的红房子,承载了几代上海人的西餐记忆。
老大昌,这家拥有81年历史的老牌西点店,这里的冰糕和掼奶油备受欢迎。在摩登时尚的淮海路,品尝老大昌的西点,享受生活里有滋有味的那一点甜。
哈尔滨食品厂,其前身为“福利面包厂”,创办于1937年。杏仁排、西番尼和蝴蝶酥等是店内的招牌美食。
从喧嚣的淮海中路转入绍兴路,世界突然安静下来。这条仅四百余米长的小路,被数十年树龄的梧桐树荫所笼罩,处处透露着恬静浓郁的文艺气息。
一踏入路口,周遭车水马龙的嘈杂之声仿佛随之消散。
绍兴路自50年代起,便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身份。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等先后入驻,使绍兴路赢得了“出版一条街”的美誉。
如今,这条路上的历史建筑依然诉说着往昔。
绍兴路5号是原朱季琳住宅,这位上海著名实业家的花园住宅现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等政府机关使用。建筑立面朴实无华,仅在檐口处装饰西班牙建筑常用的连续拱券花纹。
绍兴路9号的上海昆剧团,是一座砖混结构的三层现代建筑。尽管时光流逝了近90年,但大厅墙上叠加螺旋状的石膏装饰,还依稀可辨当初的华美印记。
昆剧院里的兰馨舞台,每逢周末常有热爱昆剧的票友聚会,一些时尚的青年白领们迷醉在古老而典雅的昆腔中,让自己心底的浮躁一点点远去。
若是从淮海中路向南拐入思南路,时光仿佛瞬间慢了下来。
思南路的核心——思南公馆建筑群,是上海市中心独立成片花园住宅最集中区域之一。这里的建筑采用了整旧如旧的改造手法,从外墙的鹅卵石到内部一个铸铜门把手,都是有样可依复制后加以添补填缺的。
如今,这片区域保留下来的数十幢老建筑,幢幢犹如名门嫡传,身价不菲。
思南公馆不只是可远观的历史建筑,更是一处活化的生活空间。漫步其中,你可以选择在露天餐位上喝喝下午茶聊聊天,观赏思南公馆内的美景,或是听一堂文学沙龙课。
国庆假期,不妨来这里走走,在树影间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代、文艺与日常,邂逅属于你的上海秋天。
记者 / 张雯婧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张雯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来外滩我只干一件事……
2. 浓油赤酱最抚凡人心!就爱这口正宗本帮味→